第801章 必爭之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801章:必爭之地
從姜子牙神像出發之後,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了青島!
青島可是大城市了, 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眾人決定一定要在青島多玩幾天。
青島市,山東省轄地級市,別稱島城、琴島、膠澳,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特大城市 ,青島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
歷史上,青島轄域歸屬幾經變化。新石器時代屬東夷部族,西周時代,屬夷國,春秋初期分別為介國、夷國、萊國等的屬地。就是現在某個電視劇裡面提到的“東夷”。
春秋中期齊滅萊,青島轄域開始透過齊國的統治歸流於周,戰國時期,青島轄域大部歸於齊之即墨邑管轄。越王勾踐滅吳後舍會稽而徙都琅琊,後越國敗於楚國,今青島西海岸新區一帶屬楚國。
金朝勢力南下後,域內各地被金所佔,仍分屬山東東路萊州和密州管轄。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鉅野教案”為藉口侵佔膠澳,膠澳淪為殖民地,山東也劃入德國的勢力範圍。
德國租借青島後,以打造遠東“模範殖民地”為目標,大規模投資經營建設青島,先後建設了青島港和膠濟鐵路,建設了青島城區,使青島在短短的十幾年內就超越了已開埠37年的煙臺,成為山東大第一大商埠。
同時,德國還透過膠濟鐵路和青島港把整個山東納入德國的勢力範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取代德國佔領膠澳。1919年,中國以收回青島主權為導火索,爆發了“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分水嶺。
1922年12月10日,收回膠澳,闢為商埠,其行政區域與德膠澳租界地相同。1929年4月,接管膠澳商埠,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1945年9月,國民政府接管青島,仍為特別市。
好地方就有爭奪,這就是青島歸屬的過往主要歷史。
青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德國人,可以說是德國人締造了這座一度與香港媲美的城市。
德國人建設青島可謂不遺餘力,青島的設計標準甚至比德國本土都高,投入的資金之大讓人瞠目結舌,正是德國人的嚴謹和重視,才有了被譽為“東方瑞士”的青島。
當然,德國人在這座城市裡只待了十幾年,這座城市也沒有落到德國人手中,不過德國人的的確確為這座城市傾注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
那麼德國人為什麼要不遺餘力的建設青島呢?
第一,德國是西方列強中起步比較晚的國家,海外殖民地比較少。作為實力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強國,德國一直在和英國人較勁。不僅在殖民地爭奪上,在殖民地建設上德國人同樣想壓英國人一頭。這樣既可以向世界展示德國的實力,又可以向各國展現德國人優越的殖民政策。
所以德國人非常重視青島的建設,一方面青島區位條件好,另一方面青島是德國在遠東的重要基地,所以德國人決定不遺餘力的建設青島,試圖把青島打造成“樣板殖民地”。
由於青島的假想對手是當時的香港,而香港是出了名的富庶發達,青島想要超過香港,德國人自然會不遺餘力的建設青島,所以德國人用了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就把青島打造成了“東方的瑞士”。
第二,青島是德國人在遠東的戰略支點,是德國人在遠東最重要的戰略存在,德國人甚至把青島當成本土對待。德國人想要在遠東站穩腳跟,想要在遠東擴張勢力,自然不會掉以輕心,所以德國人在青島修建了港口、兵營、啤酒廠和大學等各種設施,特別是排水系統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