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龐大的公募基金,在2005遭遇滑鐵盧,別看賣得好,但年化回報率為僅為-164,可謂“叫座不叫好”。

同樣在2003年,博時基金把握住了藍籌股的大行情,以3435的年收益拿到了主動權益類基金冠軍,然而,在奪冠後的2004年,博時價值的區間回報率下跌775,隨後兩年也在行業腰部“徘徊”,成績已泯然眾人。

基金業績普遍變差有熊市的原因,但總有人能夠逆勢而行,造福基民,不乏佼佼者。

“不在烏雞中尋找鳳凰”是新一代基金經理的投資秘籍,其偏好投資成長股,提出的策略是看企業業績增長的加速度,並不太關心估值是否已經過高,在新一代明星基金經理看來,尋找價值和成長性兼具的企業才能獲得高額、穩健的回報。

泰達基金在2004年,逆勢拿下17年化收益率的成績,成為當年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冠軍。

也有廣發穩健增長基金,扛住a股市場震盪下行,以1693的收益成為2005年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冠軍。

,!

新一代大佬穩紮穩打,靠著各自“成長股”秘籍問鼎年度冠軍基金經理,但基本後繼乏力,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業內出現了“冠軍魔咒”的說法——基金業績奪冠之後表現平平。

不過,也有例外,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2007年和2009年兩度“登頂”,這隻基金透過對未股改的股票、重組概念股票、資產注入概念股票、隱蔽資產型股票等冷門股進行發掘,讓該基金2007年年化收益率高達22624,該單年收益紀錄至今還未有人能破。

不過人各有志,江湖難留,上述這些大佬目前基本已淡出公募基金江湖,奔到私募基金闖天地。

這其中就包括何平,公募基金受到的束縛太多,但因為市場上成熟的投資品種過少,主要就是股民和基民,都是投資於股票二級市場,兩個群體交叉,規模都在擴大,而後起之秀的基金,它的規模則比股票市場以十倍級的速度發展。

股市的牛熊輪迴,十分考驗基金經理的抗壓和投資能力。

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主要資本市場都在上演“熊出沒”,當年,上證綜指最低下探至166493點,全年指數暴跌6539%,這也是有史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在罕見熊市之下,以偏股基金為主的的公募基金遭到重創,不少基金淨值腰斬。不過“亂世出英雄”,防守能力強的基金經理也在這時迎來了嶄露頭角的時刻。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蕭進以2000元的本金入場,加入到這場搏殺當中。

也有少量的基金經理,在股票倉位為80%的同時,以穩健風格收穫市場上最小的回撤——2446%,可謂混合型基金裡的年度最佳“守門員”。

2009年,在國家四萬億投資和一系列刺激經濟的舉措之下,a股迎來了一波幅度較大的超跌反彈行情,上證綜指全年漲幅達到7998%。

牛市之下,英雄輩出,如華商基金便是在這一時期湧現,華商盛世成長以3777的回報率成為當年偏股型基金冠軍。

時間進入了2011年,基金也進入了新的細分賽道,追逐頂流。

公募基金的發展,已誕生出近百家的基金公司、幾千只的基金產品,湧入基金江湖的“小白”不在少數。

但,私募基金也在發展,他們的領頭人,正是那些從公募基金“退休”下來的大佬們,私募基金成了他們的主戰場,這裡不用受到公募基金的各項條條框框的約束,他們可以盡情的縱橫馳騁。

:()找我簽單吧,我就是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