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實體與虛擬

對羅軍是如此,但對蕭進來說又是另外一種說法。

投資“進軍科技”對蕭進來說,不是創業,自己如今可以說是事業有成的,在前進投資,自己就賺的不少了,這還不算是自己在炒股方面賺的錢,而且自己在復興中路營業部也是拿著幾百萬的年薪的。

因此,“進軍科技”對於蕭進來說,只是另一次投資,而這個投資的規模又是如此的小。

說是投資就是有風險的,之前蕭進投資的方向是虛擬的二級市場,並非是實體經濟,現如今,在股市低迷的行情下,蕭進開始研究實體投資了,而這個投資,投資的方向又是高科技行業,對,現如今的微信也好,其他的社交軟體也好,都被稱為高科技。

姑且就把他當成是高科技行業吧,君不見在a股市場上,炒作的股票,哪一個沒有題材,即便是官方,也將股票分門別類的稱為是某某板塊。

至於說,未來,這個“微言”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蕭進不知道,但蕭進肯定知道的是,未來,是沒有“微言”這個東西的,現在蕭進在做的已經是開始背離了原本歷史的走向,將來如何,自己不知道。

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投資,投資的蕭進心裡沒有底。

但,好在這個投資的規模對於蕭進來說,實在是太小了,小到蕭進想著要不要再找一些學生們來成立一家新的公司,畢竟不要將希望寄託在一個羅軍的手裡。

但想了想,還是盡力做好這家公司吧,自己要以參與人的身份來投入到“進軍科技”中來,即便是投資了十個羅軍,要是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向,要是沒有真正的用心投入,都是白扯,這不是投資於虛擬的股票市場,而是真實的創業公司,自己要像經營“前進投資”一樣去用心。

為此,蕭進還真的專門招來大量的書籍來研究網際網路、研究軟體、乃至於去研究程式設計。

呵呵,但結果,蕭進還是放棄了,專業的事兒就要交給專業的人,讓羅軍他們去搞吧,自己只需要提供需求。

蕭進之所以想到了羅軍,從學生當中來找到合作者,這也是有蕭進自己的考慮的。

要是從社會上招來一些人,這些人的社會關係複雜,雖然他們有軟體開發經驗,但是,他們很難會專注於此,他們的思維會受到之前工作經歷的影響,這會讓他們有一種不符合蕭進需求的代入感,這樣不好。

而選擇學生們,這些人,雖然無法保證工作時間,但是他們有精力,有用不完的精力,更重要的他們對於工作投入的熱情高,不說工資高低的事兒,至少蕭進給他們錢,他們就會有動力,而且這個錢基本上是可以覆蓋他們的生活成本。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微言”軟體的開發,他們這些學生還可以找到成就感,著同樣是對他們未來有著很大的幫助,而等到未來他們當真離開公司,去選擇其他更好的選擇時,在“進軍科技公司”的實習經歷還會給他們的簡歷加分,這都是對學生們的好處。

至於說羅軍,一旦羅軍成功了,那必然也是蕭進的成功,羅軍的年紀比蕭進小了差不多十歲,這樣的人是可以成為蕭進未來一輩子的朋友,當然,這只是可能,兩人的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可是,光是指望這個技術小咖羅軍,那是絕對不行的,這個團隊還需要加人,不然,這個團隊根本就不足以對抗強大的微信。

而增加什麼樣的人?

蕭進的計劃還是從學生中找!

而蕭進的目標院校就是鎖定在滬上的高校,選擇985或211大學,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們。

好處之前已經說了,不好的地方就是無法保證這個專案本身的時間進度,這就體現在管理方面。

為此,蕭進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