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興百姓苦(第3/4頁)
章節報錯
與天長的建武軍進行防禦。
而不管是清流關還是天長,根本就不能和壽、濠、泗、楚這四州相比。
此後,整個長江以北給予江南的屏障有限,倒是會成為一個極大的包袱。
而且在被抽走了每年財政六成的情況下,還要搞防禦的話,只有盡力壓榨百姓,到時候必然人心盡喪。
張昭忽然知道歷史上李煜時期鵝生雙子都要納稅,是因為什麼了。
六月十五,張昭遣張烈成為天使,過江去到江寧,冊封李璟為南唐國主。
李璟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跪迎,至此,張昭歷時六個月的伐南唐之役正式結束。
此一役,張聖人將李昪建立的這個唐國,打成了真正的南唐,再也不用史稱南唐了。
張昭吞併南唐的淮南四州十九縣,並且獲得了大批錢糧財貨,大賜兵將們還能剩下五六十萬貫的結餘。
而每年四十萬貫的進賬,也能極大的促進中原生產的恢復。
特別是來自江南米糧終於可以運往中原,張昭再也不用從本就糧食緊張的河西、隴右和關中一點點的扣了。
六月二十,張昭在揚州祭奠完此戰戰死的六百多和病逝的一百多周軍勇士後。
帶著在江南打造的大小戰船一百三十艘,招募的江南精壯水手兩千餘人,家捲上萬人,加上百工數百人,自揚州走邗溝北返。
北返的同時,張昭將揚、泰、除、和四州以及下轄縣的府庫搜刮一空,隨後就地僱傭了數萬揚州、天長、鹽城的百姓讓他們幫助拉縴。
這些百姓本以為周軍殘暴,因為南唐朝廷是這麼宣傳的,鄉間土豪也是這麼說的。
是以都以為此去不是被打殺就是累死,被‘僱傭’走的時候,猶如赴死,甚至還鬧出了幾次動亂。
但是到了之後,才發現周軍紀律嚴明,周國官吏待人和藹,他們拉縴的活也不重。
每日不但供應三頓飯食,還可以吃到一頓雞子烙餅,每兩日還有羊肉湯喝。
更誇張的是,還有錢拿,每人每日一個大錢,雖然少,那也是錢不是,不要銀錢的還可以換取等量的鹽巴、布匹。
若是有人生病,還有隨軍醫士問藥治病。
在這種待遇下,南唐江北百姓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一路拉到了楚州還不肯離去。
張昭於是特意恩准他們送到徐州,一路上也是足食足錢。
到了徐州郊外,張昭親自出面遣散了這三萬多民夫,為了他們回去方便,張昭還特意留下了大小船隻五艘,上面裝滿了他們應得的布匹、鹽茶。
然後張聖人下旨,說是感於百姓相送,發內帑賞賜他們一人一匹布帛,以及五千石糧食作為他們回鄉沿途吃食。
更從百姓中提拔了一大批有能力的人為官員,並派中書舍人、戶部員外郎趙普送他們南歸。
百姓們聽聞,感動的淚流滿面,在徐州城外山呼萬歲,許多人直到張昭的車駕離開後,還在磕頭謝恩。
這也是陽謀,因為得了張昭如此厚待的南唐百姓,一定會把這份期望也轉移到李璟身上。
然後他們就會發現,為了湊夠每年給周國的朝貢後,還能有結餘打造除州清流關到天長的防禦,南唐朝廷一定會極大加重他們的賦稅。
到時候,人心的天平,就要徹底倒向另一方了。
不過,張昭心情卻有點複雜,這些南唐百姓即將面臨的苦難,可以說跟他有很大的關係,但他又不得不這麼幹。
至少現在,他救不得這些百姓,反而要讓他們狠狠被壓榨,然後起來反抗。
想到這,張昭對著身邊的長子張賢存感嘆了一句。
“雖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興了之後,至少還有些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