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這不是海翎島,這是白江口(第3/5頁)
章節報錯
翻,許多水兵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立刻就被或射或捅死在了船上。
這些幾十噸的艨艟艦在張周水軍中自然是要算小的,但是在高麗水軍中,那就不同了,因為高麗人的戰船,也大多是幾十噸的小玩意。
與他們比起來,艨艟艦體積並不小,速度還更快,還是封閉船型外面覆蓋著厚厚的夾雜瓷粉牛皮甲。
這完全就相當於一個重甲士,撞進了無甲民兵陣中。
高麗人嚎叫著射出箭失或者用鐵錘擊打,但完全不起作用,他們想用拍杆和火油來對付,但艨艟艦的速度太快,足以閃避掉這些傷害。
在中原海戰中,對付艨艟艦的方法很多,主要就是有大船就行。
像是樓船和鬥艦,這些大船完全可以居高臨下用預判的方式,砸毀或者燒燬艨艟艦,更可以用絞車弩發射大弩穿透船體。
同時,這些大船船舷很高,艨艟艦根本傷害不到船上的人員。
但是高麗人少大船,沒有絞車弩,竟然對於艨艟艦完全沒有辦法!
這還才一接觸呢,康承訓就被打蒙了,想對沖吧,高麗根本就沒有艨艟艦這種戰艦。
水軍這玩意,在後世是燒錢的大戶,在古代同樣也是。
就比如這樣的艨艟艦,船艙是封閉式的,外面還要包裹牛皮甲,平日裡除了作戰,也不能用作其他用途。
這哪是戰艦啊!這是在水上跑的吞金獸,非家大業大者,根本玩不起。
高麗的戰艦在平日裡,都是要兼顧運輸等作用的,好多甚至都是漁船改一下就拉來當戰船的,自然沒有這種燒錢且用處單一的戰艦
不過呢,也不是完全沒有對付的辦法,在經過短暫的慌亂後,康承訓命令所有的小船靠近大船,或者乾脆往岸邊靠,用大船和小船結陣來對付這些亂竄的艨艟艦。
但等的就是他這麼決定。
一看高麗戰船為了防禦艨艟艦的攻擊,主動放棄了機動性,趙匡胤大旗一揮,金鼓之聲變為了單純昂揚的戰鼓聲。
十餘艘排水三百到七百噸不定的鬥艦全數出動,水手們拼了命的划動戰船,熟練的操船手藉助海浪的起伏,操持大船奮力向前。
儘管海面上波濤起伏,但是身著簡單皮甲,列三重陣的將士們緊緊排在一起,船體雖然還左右搖晃,但是他們幾乎紋絲不動。
“十五艘以上鬥艦,全是千料大船!”康承訓身邊的副將慘叫一聲。
此時料這個單位,已經在整個東亞流行起來,因為比起石,他更能體現海船的效能。
按此時的換算,一千料則大概相當於330噸到350噸左右,對比起一群三四十噸的小泥鰍,三百多噸的鬥艦確實非常龐大。
而在康承訓副將的驚叫聲中,鬥艦越來越靠近,大周這邊橫海鎮計程車兵們發出了震天的戰鬥嚎叫聲,高麗人發出的,則是哭喊聲。
陳誨此時已經接過了指揮權,畢竟他才是水軍名將,比趙匡胤這種半路出家的還是要專業很多。
陳誨見對面已經喪失了機動性,大部分小船都擠在大船周圍後,直接命令其中一艘一千七百料的鬥艦主力橫波號突前衝擊,靠近高麗海鶻艦貼臉輸出,其餘鬥艦則攻擊剩餘大小船隻。
康承訓也看出了陳誨的企圖,不過他還有選擇的機會。
此時的海戰因為動力的原因,中式硬帆也不像西式軟帆那樣可以上三角帆逆風而行。因此雖然陳誨做好的佈置,但大船能不能到達預定作戰位置,還是需要一定運氣成分的。
“指揮使,安郎將打出旗號,讓咱們南撤!”康承訓還沒下決心,另一艘鬥艦上的安郎將,已經幫他做出了選擇。
“指揮使,趕緊走吧,江華灣不能有失,要是咱們全部折在這,開京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