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徵興州附近數萬丁壯為民夫,幾乎是抬著他手下的勇士,繼續向前狂飆,一路來到了三泉縣。

三泉縣同樣也有一座重要的關卡-陽安關,歷史上北宋時期還會把距離此地七十餘里的陽平關遷到此處,後世稱為新陽平關。

四月初九,增援高懷德的張昭忠、張昭節率憾山都五百精銳趕到,還帶來了工部郎中史崇敏的分金都爆破兵。

眾人以火藥炸開陽安關大門,只用了一天,就攻陷了這座天險,隨後徑直兵臨利州城北諸軍寨。

到了這個時候,孟蜀利州昭武軍節度使張虔釗才知道興州已經失守,韓繼勳早已戰死,周軍的行動速度,更是快到他瞠目結舌。

利州昭武軍本來有一萬一千人,是孟蜀藩鎮中規模最大,兵員最多的,但是覆蓋的面積太大了,導致這點人根本不夠用。

打到現在,張虔釗手裡只有七千餘人,他根本不敢出門和高懷德手裡這五千勐男對陣,只能選擇死守,同時不停向成都求援。

而孟昶派出的西南行營三萬大軍,此時才走到綿州(綿陽),距離利州,足足還有三百里。

高懷德也從被俘的蜀軍將領口中,得知了孟蜀朝廷已經派出援軍的訊息。

於是不顧人數與守軍相當的劣勢,直接發起對利州的勐攻,希望能在孟蜀援軍到達之前,攻陷利州。

不過張虔釗畢竟也是出自代北-河東的名將,他手下的蜀軍拉出去打肯定是打不過周軍,但守城還是可以的。

高懷德狂攻十餘日,連續攻克大小漫天寨這樣的天險,最後逼近利州州城,還成功將利州東城矮牆炸塌。

但張虔釗指揮民夫和百姓搶修,又在一夜之間修築了兩道土牆。

利州百姓生怕周軍入城後屠城,也拼死抵抗,高懷德親自上陣,最終還是被趕了出來。

轉機在四月二十七到來,伐蜀行營都總管、蔡國公陰正奇命爾朱景為行營留後鎮守興元府,自己則親率各部兩萬五千大軍並民夫數萬,自興元府走金牛道入蜀。

由於興元府的蜀軍已經崩潰,利州的張虔釗也無力救援,陰正奇領大軍,幾乎沒費吹灰之力就攻陷了金牛道上的天險陽平關,與高懷德會師利州城下。

陰正奇一到,本來被利州張虔釗磨的有點煩躁不已的周軍,頓時士氣大振,蜀軍則上下喪膽。

陰正奇陰鷂子身為紹明皇帝的嫡親表兄,是皇帝微末時就跟隨的老人。

在張周大將名臣的排序中,陰正奇是僅次於閻晉的第二人,還娶了沙州曹家二房的嫡女,身份相當尊貴。

在張周,陰正奇出則掌握地方,入則點檢禁軍,兩次督軍關中,兩次任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

在他面前,不管是高娥娘兄長高懷德這樣的新一代驍銳。還是張昭忠、章全這樣的皇帝心腹,都不敢恃寵而驕。

人的名樹的影,你要說陰正奇的指揮能力強過馬昭遠、爾朱景等人,哪還真不一定,論武力值他肯定趕不上高懷德、章成等人。

但是隻要他到了,兵將們就彷彿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堅實的後盾一般。

很多時候這種大將,根本不需要具體指揮,他只要出現,那就代表著軍心和士氣。

陰正奇的到來給張虔釗和利州城內蜀軍的壓力,是極大的。

而陰正奇行事,那也是很講究,他先命張虔釗的舊日相識,老工具人左金吾衛大將軍安叔千前往勸降。

安叔千與張虔釗,昔年同在後唐莊宗麾下為驍騎,關係非常好。

安叔千拿著陰正奇的勸降書對張虔釗說道:“公因忠忱,去國歸蜀。今紹明聖人厚待代北、河東之人,與武皇帝無二,何不早日歸降?”

張虔釗今年已經六十六歲,鬚髮皆白,離開故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