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際,將其收為朝廷管理。

說起來還是要多虧了馬希萼,如果不是他把這些溪洞蠻引誘出來,讓他們發了大財,最後善財難捨,不肯像以前那樣逃歸深山的話,這些能出三萬左右蠻兵的朗州溪洞蠻,還真沒這麼容易被擊敗。

當然,就郭榮目前俘虜的這些朗州蠻,只能說是他們其中的精華部分,其餘起碼還有四成的朗州蠻,還是選擇了逃往深山。

這些人,就只能靠一邊封鎖,一邊招撫了,畢竟茫茫湘西大山,不可能單靠武力征服。

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後果,那就是彭師嵩的父親彭士愁延緩了到朗州的步伐。

不管彭師嵩如何相勸,彭士愁都不敢到朗州,他生怕被張鉊給囚禁了。

得到彭師嵩請罪書的張鉊倒也不強求,這也更加印證了拓跋恆的諫言。

要收復西南諸族,武器征服、震懾才是根基,土官制則是從這根基上開出的鮮花。

臘月初五,張鉊下令就在潭州城外湘江邊上,斬馬希崇、朱進忠、許可瓊等叛亂將官六十餘人。

同時被處死的,還有洗劫了潭州的武安軍牙兵七百餘人,殺的湘江血紅一片。

潭州百姓奔走相告,有家人死在了這些人手裡的百姓,手持棍棒菜刀趕到。

憤怒的百姓將滿地屍體,都剁為肉泥,連掩埋都免了,直接衝到了湘江裡面去餵魚。

至於馬希萼,自然是要拉回東京開封府明正典刑,以彰顯大軍威風的。

殺完人以後,張鉊假意要冊封馬希廣為楚國王、潭州大都督府長史、江南諸道都統、武安軍節度使等職務。

馬希廣哪敢接受,只能跪在潭州東門外哭求,言馬楚氣運已絕,願納土奉獻歸於國家。

於是張鉊立刻順坡下驢,廢除馬楚的楚藩國,將整個馬楚之地改為湖南行省,改潭州為長沙府,朗州為武陵府,桂州為桂林府。

任命馬希廣為湖南行省平章,馬希廣再次推辭,於是張鉊收回成命,加封馬希廣為檢校太傅、右豹韜衛大將軍、中書令,封爵長沙郡王。

賜婚玉潭郡主並特別加封為駙馬都尉,賜穿親王袍服,用親王儀仗。

馬希廣的所有職位,全部都是虛的,特別是中書令,看起來位高權重,但實際上張周的中書令是張鉊自己。

平日裡管事的則是中書侍郎以及下轄的章臺令和鸞臺令,加封的中書令,也就是領一份工資而已。

封完了馬希廣,張鉊將馬殷諸子馬希瞻、馬希能、馬希貫等馬氏族人三百餘口,全部遷往神都洛陽,同時同意馬氏諸子在洛陽城外,為馬殷建廟祭祀。

張鉊收馬氏在楚地的全部宅院、商鋪、田畝、金銀、錦緞等財貨,得五十七萬貫左右,留了其中十萬貫給馬希廣,七萬貫分賜諸馬。

馬希廣等感恩戴德,在左豹韜衛五百步騎的護衛、監視中,辭別長沙城和馬氏社稷宗廟,啟程北上。

臘月初八,張鉊正式任命郭威為湖南行省平章、湖南行省防禦使。

並讓郭威在湖南之地均田,建禁軍長沙鎮,同時於長沙、武陵、岳陽、衡陽等地建立衛所軍。

隨後郭威以長沙殘破為由,申請將治所遷往武陵府(朗州),張鉊當即同意,並任命郭威為武陵府尹。

長沙現在只有居民萬人,城內瓦礫一片,確實無法作為省城了,而且到了武陵(常德),才能更好的彈壓剛剛被降服的朗州蠻。

隨後張鉊留何仲舉在長沙,任湖南行省按察使兼長沙府尹,主持長沙的恢復工作。

同時,張鉊命張昭駿(馬殺才)率六千步騎南下到桂林府。

任命張昭駿為持節平南將軍、都督桂林府以南諸府州縣軍事,併兼任桂林府尹與桂林府兵馬督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