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賤的,不逼一逼,就是不知道害怕。

五月十五,在雲州大同軍代表,契丹和歸義軍隨軍高僧團的見證下。

張昭與耶律德光在鴛鴦泊,也就是岱海湖邊,按照中原習俗擺上牛羊豬三牲,又依契丹習俗燒木祭天。

兩人手拉手,約為兄弟,立誓各安西東,互不侵犯。

張昭稱耶律德光為兄,稱應天太后述律平為世母太后。

每年應當在世母太后生辰時派使者恭賀,上賀禮于闐彩絹一千匹,河西白棉布兩千匹,河西白糖、茶磚各一百斤,冰糖五十斤。

耶律德光稱張昭為弟,稱張昭嫡母于闐奉天長公主為叔母。

在奉天長公主生辰時,契丹當遣使賀壽,賜賀禮金銀飾物二十件如金花銀唾盂、摩羯紋金花銀碗、鎏金銀冠等契丹金銀器物,

另有上等東珠、契丹瓷器,人參、鹿茸賜予。

這份賀禮並不對等,契丹的回禮價值,大約只相當於歸義軍賀禮的一半,但張昭實在沒精力在這方面跟契丹人磨牙了。

這些草原民族,似乎就喜歡在賀禮這方面,凸顯一些地位。

約為兄弟之後,耶律德光同意張昭接走雲州大同軍的四千士兵和一萬四千人家屬。

雙方約定,靈州、夏州屬於歸義軍的地盤。

但西受降城、中受降城、東受降城等包括振武軍,天德軍在內的地盤屬於契丹。

這相當於將整個河套除了寧夏平原所在的地區,差不多就是後世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到呼和浩特城這片,都劃給了契丹。

不過這些地區,張昭根本就沒掌握過,早就被契丹人佔據,輪不到他同意不同意。

契丹人只是要張昭正式承認,不來騷擾就行。

雙方互相的要求,就是你別來奪我的河套,我不去騷擾你靈州。

一東一西,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