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是要在八剌沙袞為汗的,能像兩千多里外李聖天那樣,反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失去八剌沙袞,從而大撈特撈嗎?

就算是撈,他張昭孤家寡人,麾下除開于闐宮衛外,全部人口也就千把人,能撈到哪去?

張昭同時也明白了,為什麼這批人不肯推舉薩克圖繼任阿爾斯楞汗了。

除開信仰的原因外,薩克圖作為喀喇汗國的大汗,真要掌控了八剌沙袞,怎麼還可能信任他們這些非嫡系的人?

不知道會從各地調來多少人,拿走八剌沙袞多少利益。

反觀張昭首先跟他們沒有信仰衝突,其次麾下腹心少,不用讓出太多的利益就可以安排了。

也更因為沒有太多心腹,要治理八剌沙袞不得重重依靠他們這些地頭蛇?

而且更重要的是,張昭還顯示出了極高的軍事指揮能力,手下的甲士也能以一敵百,完全可以充當八剌沙袞的保護者。

不得不說,要不是張昭有東歸打算的話,他與八剌沙袞,還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他媽媽的,這些老狐狸,就想著把他這幼虎給頂到王座上,然後靠幼虎的神威狐假虎威。

“郭婉兒,去把你三叔祖找來,我有事情要跟他商量!”

張昭閉著眼睛思考了一會,迅速做出了決定,這些八剌沙袞的貴族和宗教首領想省點錢可以,他能接受,因為張昭本來就是要東歸的。

而且就八剌沙袞這二十幾萬人,就算加上怛羅斯等地的人口,也不過就是接近四十萬的樣子,再加上連連戰火,你用液壓錘也壓不出太多的油水。

但是,這省錢該怎麼省,必須要按張昭的思路來,不能比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

怛邏斯城,一百多年前的天寶十年(751),安西大都護高仙芝率軍在此附近,與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展開了一場遭遇戰。

兩萬唐軍遭遇僕從軍葛邏祿人的背叛,被八至十萬左右的大食聯軍擊敗,最後回到安西的只有數千人。

如果是張昭在這裡的話,說不得還要憑弔一番高節帥,然後感嘆一下,因為這場在後世被中國人和阿拉伯人都挺關注的。

但陰鷂子沒有,因為在此時,或者說在一百八十年前,怛羅斯一戰,不能說無足輕重,但至少也是沒有太大影響力的。

此役唐軍除開僕從軍外,真正的安西軍最多也不過就是六七千人,戰後回到安西的據說還有三四千。

總共也就損失了兩千來人,加上徵召的工匠,技術人員等漢民,有三千一兩百人損失就撐死了。

這比起大唐和吐蕃在大非川一代的衝突,動輒損失數萬大軍算什麼?

而從封常清僅僅在一年後就恢復實力,還可以痛擊吐蕃和大勃律就看的出來,安西唐軍打了敗仗,但遠未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反觀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呢,他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戰損不低,同時唐軍騎馬重步兵的強悍戰鬥力,也讓大食人認識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以大食人的國力,是不可能跨越上千裡去擊敗這種大帝國的,況且安西軍還只是整個大唐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在怛羅斯之戰以後,大食人不但沒有東進,反而之752年之後,連連遣使前往長安。

光是753年,一年就派了四撥使臣,考慮到雙方的距離,恐怕是上一撥使臣還沒回去,這一撥又出發了。

而與我們想象中,天方教是在怛羅斯之戰後不斷東進,然後傳遍整個天山南北不一樣,天方教傳遍河中和安西,跟大食人的關係真不大。

天方教的傳播,先是大唐因安史之後失去安西后,波斯人往東傳了一小截。

後來的真正的‘功臣’,就是在破虜州被張昭擊敗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