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不念天恩,殺害我多少百姓?如今遭遇強敵,就想要逃到漢地,尋求庇護?

我不趁機帶兵攻入三韓之地,殺其民,收其地,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恩賜了。

還有,那個樂浪太守,他是不是腦子有病?

三韓賤民,殺害樂浪百姓,不知幾何,如今,還敢寫信幫其求援!

玄德,你把那混蛋召回來,且看我砍了他這吃裡爬外的東西!”公孫瓚一拍桌子,怒而站起。

黃忠聽完公孫瓚的話,認為他說的有些道理,然後,看向郭嘉、戲志才,想聽聽他們怎麼說。

而劉備,則是拉住公孫瓚,正在勸說他冷靜下來。

“三韓之地,於我大漢並無太大用處,三韓之民,於我大漢,也是如此。“

郭嘉起身,端起一個燭臺,來到一面牆壁前,燭光隨著他的話在地圖上移動,照亮他說過的每一個地點:

”我們目前的大敵是塞外鮮卑,樂浪郡內並無多少駐軍,為了樂浪不覆三韓舊路,應該將三韓之民盡數驅逐,不得進入漢地。

三韓南方是海,從這裡來的敵人,只能是倭國,可以派人前往,傳遞我大漢的意志,不得踏入漢境一寸,不得殺害漢民一人。”

郭嘉的話,倒是稍微平息了一些公孫瓚的怒火。

剛剛坐下,公孫瓚又猛地站了起來,支援郭嘉道:“奉孝所言,大善!

此等反覆之異族,就不能放一人進入大漢境內,免得到頭來,再被咬上一口。”

繞了一大圈,公孫瓚又說回了出兵:“要不是,大軍要防備鮮卑,我必定親率大軍攻滅三韓,將其化為齏粉。”

“兄長勿急!”

劉備和顏悅色地勸著,說出自己的看法:“三韓時降時叛,確為隱患,樂浪百姓不多,駐軍不多,若是任由三韓之民入境,恐怕會危及樂浪郡治。

兄長,可否派一偏師前往,坐鎮邊境,嚴查三韓流民。

同時,我等聯名寫下奏書,將此事回稟陛下!”

劉備是個顧人的,說完之後,回頭看向黃忠,問道:“黃將軍,你的意思呢?”

“客隨主便,黃某並無異議,各位如有用得著忠的地方,只管開口,絕無二話!”黃忠站起來,拱手一圈,一一致意。

黃忠第一次到幽州,就救下了太史慈,又加上武藝高強,從不低看他人。

因此,盡得幽州上下認可。

甚至,在郭嘉與戲志才面前,比有些優柔寡斷的劉備,更受認可。

“等擊敗鮮卑,瓚便上書陛下,請求出兵高句麗,恢復漢四郡,拿下三韓,除掉這群跳樑小醜!”公孫瓚再次提起。

高句麗也曾趁亂侵吞幽州疆土。

從小在幽州長大,公孫瓚聽到過,見到過不少高句麗和三韓犯下的惡行。

此次事件,喚醒了他幼時的記憶。

“報~張將軍帶著鮮卑單于和連的首級,回來了!”小兵跑進院子裡,遠遠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