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太監(第2/2頁)
章節報錯
路。
在關仁禮的帶領下,張瑞很快就來到了營帳之處。營帳之大不下五六十平,這龐大的營帳一看就花了禮部不少的功夫。
此時,十多個太監正不停的提著水進出營帳之中,為營帳內的“浴桶”不斷的注入溫水。說是浴桶,其實跟一個小型的游泳池也沒有多大的區別。也難怪要用到十多個太監不斷的提水。
太監,中國傳統王朝必不會少的群體。雖常受百官唾棄,但是作為皇帝的家奴,對皇權的維護絕不比百官少。
雖然太監是皇權的忠實守護,但是作為由現代靈魂過來的張瑞是反對使用太監的。無他,就是單純厭惡這種摧殘人的事情。
進宮做太監者,多是貧困得活不下去的人。連吃飯都成問題的人自然也就談不上讀書,也就懂不得太多道理。
這些太監雖然會忠實擁護皇權,但是也能為皇家拉仇恨。也正是因為這樣,能青史留名的太監,大多是了不起的人才了。而這樣的人才卻是少之又少。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老子這話,張瑞就很喜歡。比起要禍害到自己的百姓進宮做太監,張瑞更希望管轄下的所有百姓都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
滿清之前,宮裡的太監和宮女還有外國人這一現象。①外國人來自的國家主要有日本、高麗、緬甸等等,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民族的人。
古代中國一直作為宗主國,藩屬國自然要過來參拜獻貢。進貢的物品,除了金銀財寶以外、奇珍異寶和當地特產以外,他們還進貢大量的當地奴僕,而這些奴僕在後來就進宮當了太監和宮女。
在古代是以人為生產力的,所以人多了,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這也是古代中國需要其他國家獻上奴僕的一大原因。
但是到了清朝時期完全被改變了,清朝的統治者把太監換成了清一色的漢人,而宮女則變成了都是旗人。這些旗人可是來自滿、蒙、漢的八旗。
至於為什麼有這樣做?
可能是滿清的統治者覺得外國人比較低等,所以不想宮女有外國人,比較皇室經常會和宮女發生關係的,一個不小心搞出個白人或黑人小孩,那就很尷尬了,要知道大家都是黃種人啊!
而在太監方面統一用漢人,是滿清的統治者為了打擊漢人的一種手段,像剃髮易服一樣,弱化漢人的勢力。
再說了,進宮當太監的漢人多了,那麼外面的漢人就會變得比較少,相對而言滿人就變多了起來。只要一直用漢人當太監,只會讓漢人越來越少,畢竟太監是沒有生育能力的。
張瑞當前所用的太監正是來自滿清丟棄下來的。說白了就是割多了,用不了,就丟到外邊去留他們自生自滅。
注①:資料來自網上整理。
②:有票票,有支援,無太監。謝謝大家對本書的喜愛。(免費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