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原來是吳三桂的餘孽。”師爺王景繼的話讓眾人瞬間明白了過來。

“這夥反賊居然還能扯上這樣的背景,那平反就刻不容緩了。平反成功後說不定不會被朝廷問責,坐下的位置還能往上移上一移。”於是,心中有了盤算的趙立肖望向李亦存殷切地問道:

“李大人,既然這些反賊是吳逆的餘孽,那平亂就刻不容緩了。你那有什麼需要我們協助的?”

“知府大人,既然是平亂,自然需要兵馬糧餉。兵馬我有些,但是反賊人多勢眾,想來是不夠的,需要知府大人幫忙徵集一些民壯幫忙。”李亦存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緩緩說道。

“這個沒有問題。”趙立肖點了點頭認可道。

“還有就是兵馬調動問題。調動兵馬需要兵部檔案,所以在調動上希望知府大人能上書幫忙說明一下這次平反的急切,也好讓朝廷不至於怪罪下來。”李亦存繼續說道。

“這是當然。天一亮我就會為你集結民壯,兵部的文書那邊,我也會與你共同上書去言明情況的緊迫性。”趙立肖爽快的答應道。

若是其他事情趙立肖肯定會想盡辦法推諉,能不理就不理。但這是在他的轄區內有人造反,如果他不能快速鎮壓下去,那他可就不止頭上的烏沙保不住,腦袋說不好也都會保不住。

“那我就謝過知府大人了。”李亦存對著趙立肖拱了拱手道謝,然後繼續說道:“兵馬的問題既然解決了,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糧餉了。”

“知府大人也知道,文書就算快馬傳上京師也要一個多月,再由京師議事傳下來又是一個多月。一來一回,反賊不知道得壯大到什麼程度了。我的意思是,知府大人能不能提前用衙門稅收先墊付,待朝廷的糧餉下來再補回去?”李亦存問道。

“沒有問題,自古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本官身為朝廷命官沒有理由讓我大清的將士們餓著肚子去平反打仗,天一亮我就讓戶房的陳典安排錢糧問題。”趙立肖依舊很是爽快的答應道。

“好,有知府大人的這話,這次叛亂我軍必定能快速平定下來。”李亦存大聲保證道。

“如此,就有勞李大人了。我大清有李大人這樣的棟樑之材在,才能更加穩固如泰山。”趙立肖出言恭維著說道。

“知府大人過譽了。有知府大人這樣的好官才真是朝廷之福,百姓之幸…”李亦存一副受寵若驚的回答道。

……

由於得到趙立肖的鼎力支援,李亦存很快就得到自己想要兵馬錢糧,平亂兵馬不到兩日便由麒麟縣出發往馬龍縣。

吳四喜等人在用計謀攻下了馬龍縣後便立即開倉散糧、招兵買馬。奈何馬龍縣人口不興,過來投奔的青壯自然也就不多。

吳四喜一夥人是使盡了渾身解數的情況下也不過招了幾百人,這些人加上吳四喜自身的人馬,所有人數也不過一千四百來人。而且由於時間緊迫,吳四喜隊伍中許多人甚至連武器都沒有一把,只能拿著農具當做武器使用。

雖然過來平亂的清軍人數也不多,加上徵集來的壯丁也不過兩千多人。但清軍起碼武器充足,人手一把武器。

從吳四喜得來的情報來看,清軍無論人數還是武器都要比吳四喜的大周軍好上很多,但是吳四喜卻不認為自己會輸。

這是一場豪賭,賭贏了就能進一步擴大實力,將來才有可能逐鹿天下。

“實力從來都是打出來的。”

吳四喜覺得攻打他們的這夥清軍真正能打不過是那不到八百多官兵。只要自己的一千多人馬能一股氣壓上去勝了官兵,那這場仗也就是勝利了,至於清軍剩下的那些民壯都是不足為慮的存在。

打勝了這群清軍之後,那他的大周軍就可以迅速的把地盤擴大到麒麟縣,然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