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軍的前進不斷擠壓這前排進攻清兵的位置,傷亡還在不斷的擴大。

清軍人馬是多。但是人終究不是簡單的數字運算也不是不會害怕機器。

在前方的交戰兵馬出現絕望的想法時,後面即使填補再多的兵馬對前面的人也於事無補。

兩側的清兵也不能說不英勇,他們只是沒有想到他們印象中的反賊居然這麼能打,這還是泥腿子反賊嗎?朝廷兵馬也沒有這般精銳吧!

“丟其老母,這還打什麼,撤了。”一個綠營老兵見狀,往地上猛吐了一口口水狠狠怒罵道。

“就是,這跟逼我們送死有什麼區別。不打了,逃吧!”有人回應了這老兵油,大聲的喊道。

“刺…”

“收…”

靠近剿匪軍長槍的綠營兵又傷亡了不少。

“殺啊…”

也有不信邪的一個綠營兵往前衝

“duang…”

只見他用刀擋住了幾桿刺向他面前的長槍,然後飛身用腳連忙踢開由旁邊刺來的長槍。不過雖然他沒有受傷卻沒有前進一步,反而後退了幾步。

此時,被逼後退的這綠營兵還沒有來得急站穩又是幾桿長槍刺來。

只見他也甚是聰明,利用長槍兵身前護盾不方便下刺。急忙往底下一躲,隨後也不顧地上的石頭泥土,連忙往後滾了幾圈脫離這長槍兵的攻擊範圍。

擠壓的空間不斷減少。後面的清軍受令不斷往前進,但是前面的清兵害怕得不斷往後退,即使有督戰兵砍殺了幾名後退的也無濟於事。

“長槍兵注意,前進。”

“虎、虎、虎…”

隨著剿匪軍的聲號跟前進,絕大部分前排的清兵都紛紛掉頭往後跑了,甚至有不少跟督戰兵交戰了在一起。

“敗了,快跑…”

清兵中的老兵油子不斷吶喊著往後退。

戰場如此不利,此時他們只想著更多的人逃跑,他們也更容易逃一些。

反正戰場中誰知道是誰喊的?即使是戰後也沒有人知道能追究得到這責任。就剿匪軍在戰場的情形,即使自己留下來也可能是沒命。

況且,自己等人臨時被調配過來。估計管理自己的臨時將士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一定。

不用剿匪軍的吶喊,兩側清軍內部的吶喊就開始他們潰退。

剿匪軍長槍兵的不斷上前清兵都不斷往回退,慢慢的變成了往回逃跑。

清兵是人馬的確多,如果真正有一大塊地可以讓他們完全展開包圍圈也許雙方還有得打。

但是,這戰場西面廣州城護城河,南面是珠江,北面有高山。能平坦些的就是東面。

清軍人多,自然後勤保障也不輕。也正是如此,行軍線路自然不如人少的軍隊那邊容易變動。

如果有更好的戰場李侍堯他們自然會挑能發揮自己兵力優勢的戰場。可是,他們想不到剿匪軍居然放棄廣州城那高高的城牆出城與他們交戰。

有利必有弊。剿匪軍是放棄了城牆優勢,但是清軍也失去了能展開兵力的地勢。

清兵兵力再多有能如何?真正能與剿匪軍交峰的也不過是這地面上接觸面上的人馬。

交峰兵馬很多時候就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當年淝水之戰,前秦一百多萬人馬被東晉八萬人也正是如此。

與清軍開戰就是比爛。

由於滿清防範漢人,所以此時與剿匪軍交戰的綠營兵都是來自四面八方。他們或是在守城門的,或是在看河道的,也肯定是看街道的等等

人員亂七八糟,聚在一起時。管理他們的將領都是臨時安排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除了少數的是有大的隊伍,大部分小散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