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未來的處置方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殘黨逐步幹掉。
瞧。
多麼簡單一件事。
他只要明面上有個態度就可以。
至於實際是啥情況,曹營文武別無他法,要麼逃走,要麼選擇相信。
畢竟,在軍事上,他們是不可能贏李悠以及李初陽。
劉默思忖良久,微微點頭。
他確實需要一個穩定的形式,這些蟲豸就讓其多活一段時間。
等到未來有類似朱平安、朱由檢、姬昭的人登場,他就大發善心,不直接砍掉這些人的腦袋,而是讓之去幹體力活。
這樣操作一段時間,還愁逆黨反叛嗎?
“姚師一席話,讓我醍醐灌頂。假日有子,當以師禮待之。”
壽王陳洛,劉默不知道他的為人。
現在,還是將帝師訂為姚廣孝比較好。
就算未來想更改,了不得就是再加一個名額。
對此,姚廣孝很是淡定。
“固所願爾。”
旋即,他又開口道。
“不知君上如何安排當今天子?”
這似乎並不是難題。
一般而言,一杯毒酒足以。
但是,劉默好歹與劉協是一個祖宗,身體裡面流淌著類似血脈。
如果獻帝出現什麼意外,不管史官怎麼記載,後世一大幫人肯定會把鍋扔到他頭上來。
劉默雖然不在意名聲,還是不願意輕易殺人。
何況,史書中亦有記載,關中發生蝗災時,劉協曾經命人放糧。
即便傀儡皇帝,沒有什麼權利,命令也是政治作秀,博取一個好名聲,壓根得不到施行,到底比某些啥也不做的人來的棒。
“日後會於海外裂土,將天竺一分為四,讓光武帝后裔以及同宗劉玄德有一安身之所。”
姚廣孝眉頭一皺,想要說些什麼,到底作罷。
他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土地兼併。
因而,仿邦周分封制,將海外疆域賜予功臣宗室,可以極大的緩解人口壓力。
但是,一朝劉氏衰弱,外藩紛紛反攻,甚於唐之節度使。
有關這一點,姚廣孝是贊成也不好,反對更不好。
畢竟,大帳裡面的文武,除卻錢颯、錢驊父子,都不滿足子嗣一次富貴。
倘若他站出來唱衰,同僚就會生生將其打死。
只能做局外人,冷眼旁觀。
至於限制列侯,讓他們效忠的手段,姚廣孝也不打算補充。
他選擇相信後人的智慧。
說到底,他和李悠不一樣,沒有必要誓死效忠劉默。
“君上之政,仁也。應於禪讓後,廣喻天下。”
姚廣孝先是一番讚許,接著又道:“這些封地還是給予獻帝子嗣比較好。百姓痴愚,聽風就是雨。如果將獻帝遠封,或語害之。當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