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曌週歲時,祖父劉赫特地邀請親友,舉辦了一場抓周大會。”

“什麼是抓周?就是在孩子週歲時,把他放到一張擺滿各式各樣東西的桌子上,讓他選出其中一件。”

“我們的老祖先相信命運,認為年幼的孩子能夠溝通冥冥之中的神只,有意無意中預兆未來成就。所以,歷來抓周都非常重視。”

“結果,等到興武帝顯命的時候,直接將祖父活活氣死。木劍、書、泥馬、符籙……這些他一個沒選,就捧著一個撥浪鼓樂不可支。”

在天上的玖兒咳嗽了幾聲,道:“在這裡順帶提一嘴,雖然劉曌最後成皇帝,但抓周的預兆非常準。史書上,他被稱之為興武帝,但流傳最廣的綽號是漢擺宗,又名元王。”

萬曆皇帝聽到此處,在幽深的宮闕里露出一抹惺惺相惜的神態。

論文治武功,我們割袍斷義。

談開擺,我們是異父異母的鐵哥們。

“這個撥浪鼓,史書上記錄是同鄉劉老伯送來的小禮物,並不屬於抓周的物件範圍內。可正是因為這玩意的存在,劉赫怒急攻心而死。劉老伯算是好心辦了壞事。”

“事情要是就這麼過去也罷了,偏偏之前說過劉洋以孝授官,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孝子。”

“於是,他放著地方官不當,當街將劉老伯刺死,然後自刎而亡,留下妻子、劉曌孤兒寡母。”

“劉洋的行為激怒了族人,導致劉曌家貧也沒有得到多少照顧,往往要與母親編席子、草鞋叫賣為生。是不是與《三國演義》裡面的劉皇叔非常相似?”

相不相似,劉默不知道。

他只是感到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四周同鄉目光炙熱,彷彿見到了奇珍異寶。

怎麼了,這是?

“默哥兒,你爺爺不就叫劉赫,父親不就叫劉洋嗎?”

“是啊,我記得你爺爺當好大官,你父親也做過衙門裡的大老爺。”

“劉羽,我記得你爺爺好像就是被默哥兒的老子砍死的。”

……

別、別、別!

幹嘛哪壺不開提哪壺。

我,劉默,立志成為閒散權貴,甘心供玄德公驅使,可不想碰天子這個又累又無趣的職業。

人小的時候才認為皇帝無所不能,長大以後便明白天子不過是天下肉食者的代表,要動豪強貴胄的利益,強一點的是始皇帝、明太祖,差的則是隋煬帝。

玖兒up主不理會歷史長河中的不甘與落寞,繼續道。

“之後,劉默的生活大體無變化,仍以販賣草蓆、草鞋為生。”

“而期間天下的局勢,就如《三國演義》前半部分所寫,靈帝剛剛駕崩,大將軍何進聽從袁紹惡毒的諫言,發詔書令外軍進京剷除十常侍。結果謀事不周被對方搶先一步動手,順利出局。”

“袁紹、袁術等人不好相與,以誅十常侍的名義,領軍殺入宮中。張讓等則挾持少帝、陳留王出逃。眼瞧著大勢已去,曾經權力滔天的幾位宦官紛紛自盡。”

“等到盧植、曹操等漢臣好不容易找到兩位皇子,偏偏董卓率軍進京。他孩視天子,為了加強權柄,廢少帝,改立陳留王。”

“再然後,火併丁原,官拜相國。”

“此時,曹操仍自認漢室忠良,潛回家鄉,樹討董反旗,招兵買馬。”

“很快,就有一十七路諸侯響應,分別是:袁紹、袁術、陶謙、公孫瓚……”

“然而這些人,多求名,少行動。只有江東孫堅,勇作先鋒,親披甲冑與董軍大戰。遼東公孫瓚,屢屢一馬當先。曹操則在董卓火燒帝都後,領兵追擊。”

“取得一定成果後,大部分諸侯再無動作。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