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等三個月?”

劉默大吃一驚,旋即露出害怕的表情。

倘若他一開始沒有召喚出李初陽,搞了個如賈寶玉般的紈絝子弟,三個月召喚冷卻期中的赤壁之戰能活下來嗎?

像是體會到劉默的不安,蘇蘇眨了眨忽閃忽閃亮晶晶的眼眸,嬌聲道:“宿主哥哥放心,系統有緊急避險功能,會在危機關頭釋放召喚次數,並且也有強制保底。”

“不過,您可不要想鑽蘇蘇的空子。歪門邪道,蘇蘇最討厭了。”

“明白。”

有了這番解釋,劉默倒安心許多。

他接著聆聽玖兒又甜又萌的聲音。

結果,立時聽到up主對自己的調侃。

“李悠、朱由檢、朱平安說是興武帝人生中的貴人,實際上情況正相反。劉曌算得上四王,不……十王的恩公。”

“高考有一個成語——一飯之恩是特頻詞彙,每屆語文卷必有一席之地。許多學子錯誤的將其理解為不值一提的小恩小惠,真正的含義卻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而這個成語最早的出處就是《興漢書·興武帝本紀》,主人公則是劉曌以及十王。”

“對此,我對記錄季漢史的史官以及起注官抱有極大鄙夷,這些洛氏子完全把後人當傻子。”

玖兒的吐槽吸引各朝代君臣百姓的興趣。

他們都非常好奇,季漢史官們究竟犯下怎麼樣常識性錯誤。

尤其太史公、班固這些史家大佬,更是期待後學末進的春秋筆法。

他們不會相信,大漢的史官會做出改史的舉動。

解釋不通,犯邏輯錯誤恰恰是他們所想要達成的結果。

唯一例外的是季漢以後的西域子民,阿薩特雅的權貴黎庶皆怒火中燒,恨不得將玖兒碎屍萬段。

素王如天,他的子嗣豈能犯錯?

玖兒感受不到過往長河裡的殺氣,笑盈盈道:“後面將要登場的六王暫且擱置,光談論前面四王。”

“嘉王李悠就絕不是窮苦人家出身,他投奔劉曌時,除了帶來一批良臣勇將,譬如開路侯潘鳳、當先侯周伯符、謀侯姚廣孝、商侯范蠡等,還領來數萬石糧食、十萬只羽箭以及幾萬精兵。”

永樂朝。

朱棣瓜了。

謀侯姚廣孝?

這不是他的心腹,給他戴上白帽的道衍大師嗎?

這傢伙不慕錢,不貪圖美色。

不會是從季漢活到現在的吧。

大臣中,姚廣孝也呆愣住。

竟然和先賢撞名,是不是有什麼姻緣。

十八路諸侯大帳。

冀州牧韓馥聽到潘鳳的名字,不由得兩眼汪汪。

這員上將之前給了他多少安全感,卻被華雄狗賊斬殺。

即便關馬弓手溫酒誅此惡徒,他的大將也無法再回來。

“明王朱平安,他的妻子開源侯李姝有貴氣,食不厭精,儈不厭細。劉曌登臨大寶後,特召其管理內庫。”

玖兒說到這,蹙眉輕嘆:“每每思至此處,我大惑不解,究竟是什麼樣一頓飯能夠讓李初陽、李悠、朱平安、朱由檢,包括後面神靈化的幾王來效忠?”

“是食物裡面摻雜金沙?是至尊豪華版嗦玉石?是龍心獅鷲煲?大抵都不行。”

上述三樣美食,皇帝們雖然都不太清楚為啥會這麼古怪,也明白興武帝的強大是臣子撐起來的。

又一尊齊桓公。

他們感慨著,對於劉曌的興趣頓時一降再降。

姜小白縱然貴為春秋五霸之首,但就自身能力而言,說他守成之主都有些言過其實,妥妥的昏君,還是那種連臣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