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圓明園,御書房。

“我不管!朕就要親政!”

這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聲音。

“陛下,別激動,您現在應該好好學習專業知識,有了專業的知識您才能更好的管理這個龐大的帝國。”他的家庭教師李蘭蓀勸道,“再說了,您還有一年多就成年了,在等等也不遲啊。”

“朕一刻也不想等了,在這樣下去,帝國的百姓只認得李光,而不認朕這個皇帝,外國人也會錯認為李光才是帝國的元首。”少年不耐煩地說道。

在發牢騷的正是帝國的皇帝——火朝皇帝朱由基,他從五歲開始接受教育,其叔叔順親王朱哲治給他找來了帝國最好的家庭教師為他傳授知識,而這最好的家庭教師裡面就有李蘭蓀。

李蘭蓀今年六十六歲,畢業於帝都大學,在大學裡攻讀的是政治專業,他在政治方面的造詣很高,曾在《帝都日報》發表了多篇有關政治的文章,引發一時轟動,而他也因此受到了皇室的賞識,被召到圓明園為官。

朱由基從小就十分調皮,每當李蘭蓀給他上課時,他都是處於“肉體在室內,靈魂在室外”的狀態,對李蘭蓀所講的知識都一概不聽,而李蘭蓀因為他的皇帝身份對此也沒有什麼法子,最多就是口頭批評一下,次數還很少,結果這一下來,朱由基更加肆無忌憚了。有次李蘭蓀給他講課時,他居然直接跑出了御書房,最後還是在朱哲治的嚴令下才被迫回到御書房。

“陛下,萬萬不能操之過急,只要您學到了知識,憑藉您的智慧,就算是首相大人也不敢和您比。”李蘭蓀又勸道,但暗地裡自嘆倒黴,為何自己要為一個調皮搗蛋的皇帝教書。

“學那麼多有什麼用?”朱由基不屑道,“一萬次的理論知識都比不過一次實踐,朕認為可以透過親政獲得比之前還多的知識。”

“陛下,您千萬不能這麼想。”李蘭蓀勸道,“實踐和理論,缺一不可,萬萬不可重視一個而忽視另一個。”

“你在教朕做事?”朱由基瞪了李蘭蓀一眼

“臣不敢。”李蘭蓀見皇帝要朝自己發火,連忙鞠躬道。

“那你就和朕的叔叔說,朕要親政,朕要把李光手上的權力給奪回來。”朱由基對李蘭蓀釋出了命令。

“陛下,不能衝動啊,臣懇請您收回成命。”

“怎麼,你敢抗旨不遵嗎?”

“臣不敢。”

“那就去和朕的叔叔說!”

“遵旨。”

李蘭蓀離開了御書房,有些失落的走在華麗的走廊上,突然他背後傳來一陣聲音:

“李大人,王爺找您。”

李蘭蓀轉頭一看,是順親王府的侍從,他不明白王爺找他幹嘛,不過還是說道:“知道了,你帶我去吧。”

侍從把李蘭蓀帶到了一個精緻的園子裡。

“臣李蘭蓀,參見王爺。”李蘭蓀在看到朱哲治後,對他鞠躬道。

“免禮。”

”謝王爺。”

“本王今天找你來,是想問你最近陛下的學習情況如何了?”

“恕臣駑鈍,陛下還是沒有變,還是那麼貪玩,而且陛下今天還說自己要親政,要把首相大人手上的權力奪回來。”

“哦?”朱哲治微微有些驚訝,“陛下要親政?”

“是的,臣多次勸諫陛下,但都沒用,陛下鐵了心要親政。”

“笑話,這個不學無術的毛孩子,也想親政。”朱哲治冷笑道,“他要是親政了,帝國就完了。”

“那王爺,現在該怎麼辦?”

“以後你就使用戒尺,如果他不聽課,就用戒尺打他的手心,直到他好好聽課為止。”

“可是王爺,這不太好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