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漢代就已經有許多羌人部落在那居住著。到了唐代,吐蕃領袖松贊干布統一了分裂的部落,成立了吐蕃帝國,並在之後與唐朝展開了數百年的戰爭。

西元九世紀中期,吐蕃內部分裂,由國家逐漸退化為部落,直到西元13世紀被蒙古帝國征服。元朝建立後,元世祖忽必烈在吐蕃設立宣政院轄地,這標誌著吐蕃正式成為我國領土的一部分。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西藏設立了烏斯藏都司,吐蕃被併入了大明版圖。不過,明朝對吐蕃的控制力一直不強。自明朝中期開始,吐蕃已漸漸脫離了明朝的控制。在本時空中,直到穿越者火思宗登位後才逐步加強了對吐蕃的控制,並在最後將其設立為行省。帝國建立後,中央在吐蕃設立了軍區,便於鎮壓當地的叛亂和防備境外分裂勢力。

吐蕃,邏些,某豪華酒店內,當地晚上九點。

李光此時躺在房間裡的大床上,誰都不見。他感到十分疲憊,因為吐蕃的海拔實在是太高了,加上吐蕃境內還並沒有鐵路,因此,這一路趕下來,花了足足有一個月時間,這讓他比在東鮮卑利亞還難受,簡直要了他的老命。

“唉,要不是受限於技術和環境,早就在吐蕃境內修一條鐵路了。”李光內心嘆道,他知道在高原修鐵路,其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後世也是直到西元2006年青藏鐵路才修建完成,期間還犧牲了不少人,就別說現在的科技了,能在吐蕃境內鋪設一條短途鐵路就燒高香了。

李光在酒店裡睡了一覺後,直到第二天上午九點多才醒過來。他刷牙洗漱,並吃完早餐後,就坐著已經備好的馬車去到了省政府大樓。

李光把省長鄧騰飛和軍區司令楊建平給叫到了會議大廳裡。

“鄧省長,你先說說,現在吐蕃有多少人口,結構部分如何?”

“回首相大人,現在吐蕃人口只有50多萬,而且基本上集中在谷地裡。吐蕃人佔了這裡的絕大多數,其次才是漢族人。”鄧騰飛答道。

“那經濟發展狀況如何呢?”

“受制於環境因素,這裡並沒有什麼重工業,只有少量的輕工業,如毛皮加工業,主要是針對犛牛。農業基本上集中在谷地裡,主要種植青稞和小麥。經濟發展狀況十分一般。”

“那現在的政治環境如何?”李光對楊建平問道。

“那些個奴隸主大部分被我們給消滅乾淨了,剩下的基本上逃到了國外,尤其是巴拉特,現在的巴拉特皇帝威廉一世想拿著這張牌來威脅我們,而我們跟巴拉特的摩擦最近也變得頻繁,可能會與其一戰。”

“你們乾的不錯,這些個奴隸主絕不能心慈手軟。至於剩下的,我會讓軍情局將他們一個個都解決掉。”李光說道,他是十分痛恨分裂分子的。

“不過。”李光轉變了話題,“這裡的交通和產業實在是太落後了。我回去之後便會叫人遷移一批產業過來,至於交通的話,等以後技術成熟了,我會考慮直接在這裡修一條鐵路。”

“那就多謝首相大人了。”兩人答謝道。

由於不適應當地的環境,因此,李光在吐蕃並沒有待多久,只待了一個星期就離開了。不過,在這期間,李光親自去觀看了軍隊的訓練,在看到他們卓越的山地作戰能力和抗缺氧能力後,他十分滿意又放心。

李光的下一站,是貢榜。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