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離開燕京之前,又花費30萬點財富,為玄武軍區補充了60萬石粗糧,足夠他們堅持到明年夏收。

一切安排妥當,晁蓋帶著一些親衛和柴進、耶律淳快馬南下。

一路暢通無阻,於九月十八日抵達大名府。

柴進、耶律淳則繼續前往梁山主寨,耶律淳作為遼國南院大王投降,於情於理,都應該在梁山主寨內給他建一座“遼國公”的府邸,以後再有遼國皇親國戚投降,也可一併入住。柴進作為迎賓司司長,需要回梁山主持此事。

晁蓋則進入大名府尋找宗澤。

“天王萬歲!”

大名府軍兵見晁蓋和親衛前來,立刻行禮高呼。

晁蓋頷首回應,只見大名府城外,裡三層外三層,連綿數里,搭建了數不清的簡易窩棚。

很快,天王抵達大名府的訊息就長了翅膀一樣傳播開來。

“太好啦,天王來了,咱們就有救了。”

“聽北方傳來的訊息,天王剛剛打敗了遼國人,收服了燕京城。”

“有天王帶領,打勝仗不是應該的嘛。但我關心咱們的糧食,被水泡了半個月,再不退水,不要說今年收成,連種子都種不下,明年可就慘了。”

“天王一定有辦法!”

........

百姓議論紛紛,晁蓋進城,見到府衙內的宗澤正忙得不可開交。即便有三萬蒼狼軍協助,各項事務仍紛繁複雜讓他頭疼。

更重要是的,又沒錢了!

作為這次黃河決堤的主災區,之前梁中書獻出來的一百萬貫用來購買糧食,安撫民眾,分攤到各州縣之後,很快就花光了,但也僅僅是安撫住了民心,讓百姓維持一個半飽。

“天王,您可回來了!”

見到晁蓋,宗澤堆滿皺紋的臉,終於舒展開了一些。

“受災損失如何?”

晁蓋顧不上客套,走到書桌前,看著上面鋪著對的地圖問道。

“決口處在滑縣境內,大水沖毀濮陽、東明之間數縣。之後,黃河之水分成兩股,一股沿五丈河東下出海;一股經鄄城、曹州、匯入梁山泊,再南下嘉祥、金鄉一帶匯入微山湖。

一路之上,死傷萬人,近百萬百姓無家可歸。

梁山泊水面升高五尺餘,許多淤泥成田被淹沒,損失慘重。

五丈河本就不寬,泥沙具下,河床升高,不但河道無法行船,還造成多處決堤。

黃河之水改道開封,連那裡都被淹成一片澤國。”

宗澤在地圖上一處處為晁蓋指出受災的地點,臉上愁容再次密佈。

“明白了。滑縣決堤處堵住了嗎?”

晁蓋問道。

“宋庭頗為陰損,多處決堤,最後連貫形成了長達三百丈的缺口,滔滔黃河水,非人力可以封堵啊。”

也不怪宗澤犯愁,這種大自然的偉力,以封建時代的技術條件,確實無能為力。

晁蓋手指在黃河故道上滑動了一下,細細思索。

黃河氾濫問題起自大唐,定都長安二百八十年間,關中人口暴漲,黃土高原上森林樹木砍伐嚴重,甚至出現荒漠化痕跡,導致上游水土流失加劇。

雖然在原始社會黃河泥沙量就非常大,但唐朝之後,泥沙量數十倍的增長,下游泥沙淤積越來越嚴重,到唐末五代徹底失控,最終,黃河災害在兩宋集中爆發。

濮陽以東的下游河道淤堵嚴重,形成地上懸河,致使黃河會不斷在濮陽一帶河道高低的交匯處決口,所以當地的澶州和滑州頻繁受災,從中唐的10年20年一決,發展到趙宋建國開始的兩三年一決。

趙大和趙二對治河很重視,一方面下令在上游植樹護林固土,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