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村張家祠堂前,民兵連成立大會暨授槍儀式正在進行,人山人海、鑼鼓喧天。

一直在養傷的連長朱日東也興致勃勃的過來主持大會,雲峰村的老鄉幾乎全過來看熱鬧,就是年前看梆子戲都沒有來的這麼齊。

雲峰村是周邊數十里內數得著的大村,人丁興旺,有一千餘人;

由於之前沈振華帶著三連骨幹做了大量的工作,還有老七叔等人的協助,老鄉們參加民兵訓練的熱情很高。

之前要求的兩丁抽一的規則被打破,兄弟、父子同時參加的也不少,老七叔的兒子栓子更是第一個報名,老七叔自己也加入了。

沈振華本來是不同意老七叔加入的,但在老七叔露了一手後就閉上了嘴;

別看他年近六十,槍打的賊準,身手也不輸於年輕人,是全村唯一上過戰場的。

民兵連正需要這樣的定海神針,於是就破格同意他加入,並且任命他為民兵一排長,另外兩名排長則由樂波和另一位班長擔任。

班長都是三連的骨幹,兼職的時間是一年,連長則由沈振華兼任,這些都是過渡期職務,未來民兵連的骨幹全部由雲峰村的優秀民兵擔任。

三連之前繳獲了近百支日械,主力更換上日械後,淘汰下來了上百支國械,在請示過連長後決定全部裝備給民兵;

基本做到了人手一槍,就是子彈太少,平均不到10發。

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男人靠槍,槍一上手,儘管民兵的衣裝五花八門,但氣質還是顯露了出來,看的村裡的大姑娘小媳婦眼裡齊放光。

“三嫂,真沒看出來,三哥往隊伍裡一站還真是人模狗樣,你以後可不敢再衝他吆五喝六了。”

被稱為三嫂的女人嘴早就咧得合不攏了,但嘴上依然不服輸的說道:

“他敢!他以後就是當了民兵排長在家也得聽我的,多了一杆槍就想上天了?能的他!”

女人也不是嘴上能讓人的,見香草這個小妮子敢取笑他,於是就調侃她道:

“香草,你看二牛,多精神!嫂子可聽說他還是副班長,管著十幾個人呢;

不是嫂子替你瞎操心,你得盯緊點,以後十里八村來提親的不會少。”

香草口是心非地說道:

“嫂子算了吧,就他那又傻又笨的樣,誰會看上他。”

雲峰村以張姓為主,他也有將近四成的外姓,受地域的限制,互相之間通婚的也不少,就是張姓內部只要出了五服也是可以的。

香草對二牛一向很照拂,三嫂是香草未出五服堂哥的媳婦,農村取名很隨便,怎麼賤就怎麼取。

三嫂本名馬蓮花,是隔壁馬家莊的人,她的男人就叫張三,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夭折,另一個給張家做長工;

張三能娶上媳婦全靠張大給張家做工的工錢,而張大至今未婚。

張三租種了八畝地,一年到頭交完租子勉強只夠填飽肚子,能娶上媳婦實屬不易,所以馬蓮花在張三家地位很高,說一不二。

本來張三的父親是不想讓他參加民兵訓練的,家裡地還種不過來,有那工夫還不如給張老爺家打短工;

是老七叔反覆勸導,腿都快跑斷了才同意,讓老爺子心動的還是給管兩頓飯,閒時能省兩頓飯也不虧。

雲峰村民兵連能來的如此齊這與沈振華之前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開的,克服了很多困難;

那種振臂一呼,應者如雲的場面只會出現在電視裡,民眾的甦醒需要時間,更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只有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八路軍是自己的隊伍,他們才會無條件支援,透過之前的反掃蕩、減租減息,三連已經得到了雲峰村大部分老鄉的認同。

沈振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