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張家的選擇(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秉誠此次宴請三連主官其實是一種投石問路,他已經看清了鬼子的醜惡嘴臉,晉綏軍又在幾百裡外,能依靠的只有八路軍;
之前張家的行為有些資敵之嫌,所以他想看看沈振華等人的態度。
“沈長官,家門不幸啊!
張某出了此逆子愧對國家和民族,老夫就當沒有這個兒子。”
沈振華聽完後收起笑容說道:
“值此國家危亡之際,張平等人投靠鬼子、助紂為虐,必定會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只是張平是張平,張家是張家,我們八路軍還是會區別對待的;
抗戰是大勢所趨,別看小鬼子現在蹦得歡,但他們是秋後的螞蚱,早晚得完蛋。
張老,歷史是有記憶的,我泱泱華夏,煌煌五千年,期間經歷的苦難不知凡幾,不都挺過來了嗎?
滾滾大勢,順者生,逆者亡,那些出賣國家和民族的人必定受萬世唾棄;
一個家族如果名聲臭了,他們活著跟滅亡沒什麼區別。”
張秉誠聽完後猶如醍醐灌頂,此次亂世與以往不同,面對外族的侵略,就算死也不能同流合汙;
這不是站隊的問題,而是民族大義!
想到這裡他站起來向沈振華深深一揖道:
“老夫受教了!
不管張平如何選擇,我張家以後絕不會跟鬼子同流合汙,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老夫有一個不情之請。”
沈振華抬手示意他說下去,張秉誠這才說道:
“張家這幾年積攢了一些糧食,願意捐出來支援抗戰;
另外府上的30多名護院也希望能加入民兵連為抗戰出力,跟村民們一樣,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可好?”
沈振華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已經感受到了張秉誠的誠意,也站起來說道:
“張老有此大義,我代表三連表示感謝,同時歡迎貴府的護院加入民兵連,張家的安全八路軍也會盡力保全,一視同仁。”
“沈長官,張家在鎮上、縣城也有自己的商鋪,八路軍如果需要購買一些東西不方便的,張家願意代勞;
總之一句話,不用跟我們客氣,張家願意為抗戰出力,這張家大院毀於戰火又如何!”
沈振華感受到了張秉誠的決心,他也不懷疑,歷史上破家支援抗戰的鄉紳也很多,這就是統一抗戰的魔力。
張家拿出了足夠的誠意,沈振華也表達了八路軍的態度,算是冰釋前嫌,之前一些不愉快的事也不再提及;
張家是張家,張平是張平,況且他們的本性也沒有壞到不可救藥的地步,至少沒有幫助鬼子在雲峰村燒殺搶掠。
在沈振華看來偽軍也是可以爭取的,在滾滾大勢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接下來的交談,氛圍就好了許多,三連也需要張家的支援;
有了足夠的錢糧,三連的發展壯大就有了物質基礎,畢竟現在是合作抗日時期,以前那套獲取錢糧的方式是不能做的。
沈振華是笑著離開張家的,張秉誠父子同樣是笑著送客,主賓盡歡;
望著沈振華瀟灑遠逝的背影,張秉誠感慨萬千地說道:
“此子絕非池中之魚,就是那個朱連長也非泛泛之輩;
八路軍還真是人才濟濟,未來可期啊!”
張凡不服氣的說道:
“就是一個小排長,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日本人在三晉至少有十幾萬人,這次只是僥倖贏了一局,我還是不看好他們。”
張秉誠搖了搖頭道:
“目光短淺!”
“沈長官來的時候多少人槍,現在多少人槍?
老大帶的那些人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