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不打”原則(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那寧靜的山腳下,有一座小院安然坐落。小院的圍欄十分簡單,僅僅是幾根木樁深深地扎進土裡,而後整根的野竹交叉編織,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屏障。
茅草屋的茅草頂,是在去年秋末的時候,由宋陽親手鋪設的,經歷了一些風雨後,更具自然的韻味。此刻,茅屋的房門上掛著一把老舊的鎖,顯然主人李乘風不在屋裡。
宋陽進不了屋,他機靈地把帶來的酒壺輕輕放在門口。接著,他從肩上拿下火槍,有條不紊地開始裝填彈藥。
先把火藥慢慢地倒進槍管,再用手輕輕壓實,保證火藥均勻平整。然後,他抽出和槍管相連的鐵籤子,隨手扯下一縷頭髮,纏在籤子上,小心翼翼地塞進槍管,用來阻擋火藥。
緊接著,裝入像沙子一樣細的鐵砂,再用一團頭髮堵住。在火道里,他輕輕地撒上一些引火藥,隨後拿出一塊小小的膠皮,嚴嚴實實地蓋住火道,最後,慢慢地放下擊鐵。
用頭髮阻擋火藥和鐵砂,這是山裡獵人傳承下來的經驗。
頭髮遇到高溫會迅速燒焦縮小,不會影響火藥和鐵砂的發射,而且頭髮容易得到。家裡如果有女人,每次梳頭掉的頭髮都會被仔細地攢起來,等有人進山收購時,就能換點錢。
那塊蓋住火道的膠皮,作用很大,既能防止引火藥掉落或者受潮,又能避免不小心走火。這些看起來平常的細節,其實包含著很深的道理。
而且,在火槍不用的時候,還可以把火藥、鐵砂、引火藥都拿出來好好儲存,方便以後再用。
對於生活在深山裡、物資缺乏的人們來說,就算是這些看起來粗糙的東西和方法,也是非常珍貴的,絕對不能浪費。
宋陽裝填好彈藥後,心裡想著在附近轉轉。他想,等師傅回來的時候,如果能打到一些獵物,就可以當酒菜,師徒倆能好好喝一杯。
李乘風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攆山人。很多年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少人來到米倉山,在這裡安家,很多姓氏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很多村子。
山裡的人,根據季節安排生活,忙的時候種地,閒的時候就進山打獵採藥,依靠山來生活。
正是透過這些古老的謀生方式,山裡的人才能夠一代一代地生存和發展。所以,他們對米倉山充滿了敬畏和感激。每次播種和收穫,採藥和打獵的時候,都會舉行嚴肅的敬山儀式,來表達對大山的尊敬和感謝。
尤其是採藥人和攆山人,更是把這些習俗一直傳承下來,沒有中斷過。李乘風是其中非常虔誠的一個,他傳承的巫獵技術,讓他做事更加講究。
他一輩子只拿生活需要的東西,就算打獵技術很好,也從來沒有為了賺錢而大量打獵、採藥。
所以,就算在茅草屋周圍很少有大的獵物,還是有可能碰到小的獵物。
宋陽曾經和李乘風說過靠採藥、攆山賺錢的事。
李乘風聽了,表情嚴肅地告訴他:“做事情不能太過分,攆山的時候,只能打那些符合規定、可以打的獵物;採藥的時候,該留的一定要留,該放過的一定要放過,只要能遵守這個原則,就可以了。”
山裡一直有“懷孕的母獸不打,沒長大的幼獸不打,受傷的野獸不打”的規定,他們知道打獵不能把所有的都打完,不能太狠心。
就連採藥也是這樣,只採適量合適的,為了以後還有藥採,不會把藥都採光,一般都是採一半留一半。這些老規矩,宋陽心裡是明白的,這是和大山和諧相處的辦法,如果像那些只看眼前、不管以後的人一樣,最後肯定沒有好結果。但是,宋陽也知道,這些大事不是他一個普通人能決定的。
他想要的,只是平平淡淡、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
宋陽沒想到,他沿著那條窄窄的山溝剛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