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政治聯姻並未能完全避免家庭內部的衝突。到了701年(長安元年)九月,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和他的妻子永泰公主年輕氣盛,對祖母武則天寵信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感到不滿。張易之向武則天誣告他們詆譭朝廷,導致武則天下令迫使李重潤、永泰公主以及她的丈夫武延基自盡。由於這次事件牽涉到皇室成員,但武則天沒有進一步擴大調查範圍,事情也就此平息。

二度稱帝

704年,武則天因病住在迎仙宮,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在她身邊侍奉,外人無法接近。朝中的大臣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和袁恕己等人,看到機會,開始秘密策劃除掉張氏兄弟,並計劃擁立李顯為帝。

到了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情加重。正月,宰相張柬之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發動了“神龍政變”。他們率領五百多名羽林軍士兵,突然衝入玄武門,在迎仙宮內殺死了張易之和張昌宗。同一天,相王李旦也指揮南衙禁兵加強警備,配合這次行動。面對這一局勢,武則天無力抵抗,先是命令太子李顯監國,第二天就正式傳位給李顯。隔了一天後,李顯再次登基成為皇帝,並宣佈大赦天下。

回覆唐朝國號

李顯即位後,首先表彰了弟弟相王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的擁立之功。他封李旦為安國相王,授予太尉職位,並讓他參與最高決策;還給太平公主加封為鎮國太平公主。此外,參與政變的主要官員如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也都得到了升遷和獎勵。二月份,李顯恢復了唐朝的國號,所有的制度和禮儀都恢復到唐永淳年之前的模樣,標誌著唐朝的正式復辟。

重用韋氏

李顯復位後,迅速立韋氏為皇后,並不顧大臣們的勸阻,破格追封岳父為王,還讓韋后參與到朝政中。他還將安樂公主,即韋后的女兒,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此外,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這使她掌握了相當大的權力。

韋后與武三思之間的關係頗為曖昧,而韋后也十分信任這位兒女親家武三思。兩人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在朝廷中佔據了重要位置。李顯似乎對這種情況感到無力干預,導致韋后和武三思在朝政中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這些舉措不僅顯示出李顯對韋后的深厚感情和支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對朝政的掌控力有限。儘管張柬之等功臣在復辟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李顯似乎對他們並不完全信任,這進一步削弱了他的統治基礎。這樣的局面使得朝廷內部權力鬥爭複雜化,也為後來的政治動盪埋下了伏筆。

早在唐中宗李顯即位之初,就對妻子韋氏極為信任和重用。甚至不顧眾大臣的反對,破格提拔了韋氏的兄弟韋玄貞為侍中,並表示,即便把天下交給韋玄貞也無妨。這一決定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不滿。嗣聖元年(684年)二月,武則天以李顯意圖將天下交予韋玄貞為由,廢黜了他,並將其流放到了均州,降封為廬陵王。

而李顯再次登上皇位後,立即確認了韋氏的皇后身份,並允許她參與朝政。似乎沒有吸取武則天把持朝政所帶來的教訓,這樣的做法進一步加劇了朝廷內部的不穩定。

復位後與韋后的糾葛

705年,在張柬之等忠臣的支援下,中宗李顯得以復位,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但這次重返權力巔峰後,李顯對皇后韋氏及其家族頗為依賴。韋皇后野心勃勃,試圖效仿武則天,逐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權力。隨著時間推移,她的權力慾望愈發膨脹,甚至在後期萌生了篡位的念頭。

這一時期,宮廷內部的政治鬥爭異常激烈,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局勢緊張而複雜。韋后的強勢介入不僅加劇了宮廷內的不穩定,也給中宗李顯的統治帶來了重重挑戰。

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