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磊這個職位非常關鍵,他要是不能儘快成長起來,朱厚燳就不得不將他換掉,換一個人來執掌西山。

這些天齊磊一直跟在朱厚燳身邊看著朱厚燳如何與百姓溝通,如何處置突發事件,心中有所頓悟,心中很是感慨,想要當一個好官真的很不容易。

經過十幾天的努力,整個西山範圍內的土地全部清丈完畢,新的地契也發放到了百姓手中。

其中一些隱田也做出了處理,這些隱田朱厚燳並未拿來賣掉,或者對佔田之人進行處罰,而是將屬於各個村莊的隱田歸屬整個村莊當做公地。

在村莊選出的村正的管理下佃租給願意佃租的百姓,所得的田租用於村莊的公共開支,以及對村子裡鰥寡孤獨的救濟。

最關鍵的是這些公地免稅,等於是太子向百姓讓利,這一項仁政的施行,獲得了百姓一致的好評。

隨著各個村莊的土地清丈工作的完成,百姓們陸陸續續來到了京城到西山官道的工地上。

為了就近獲得築路材料以及減少人力成本,朱厚燳並未採取後世常用的分段修築辦法,而是先從靠近煤礦的山腳下開始修築。

採礦採下來的石頭在民工們的大錘下破碎成了小塊的碎石子,這些碎石子將會鋪在修築好的路基上。

最後在碎石上再鋪上一層最細的碎石子,沙石公路的路面便鋪設完成。

在沒有大型築路工具的大明,這樣一條高等級砂石公路,需要耗費的人力與時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不過與原本官道每年修每年爛相比,這一次性投入的成本雖然有些高,但是長久來說還是一筆掙錢的買賣。

與京西公路同時開工的還有西山糧倉的建設,這座糧倉不僅僅是一座糧倉,還肩負著賦稅徵收的工作。

若是放到普通的縣城就等於是硬生生把文官手裡的徵稅權給奪了過來,各地文官肯定會強烈反對,朱厚燳都能想到他們嘴裡的說辭。

不過西山是朱厚燳花錢買來的封地,沒有人能在西山對朱厚燳指手畫腳。

整個西山就是一張白紙,如何塗抹作畫完全取決於朱厚燳的真實想法。

可是讓朱厚燳沒有想到的是西山沒人敢反對他,朝廷中卻有人知道了他在西山所做的事情。

朝廷中的君子們又開始了群情激奮,紛紛上奏彈劾朱厚燳不在東宮學習微言大義,卻跑到西山離經叛道,簡直不當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