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西山集會(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百姓還是有些將信將疑,對於百姓來說官府就沒有說話算話的時候,官字兩張口怎麼說怎麼有理。
老百姓去告狀能告得贏嗎?恐怕人還沒見著太子就會被人弄死。
“太子貴人,草民相信您說的都是真的,可是再好的經也會被下面歪嘴的和尚念歪了,草民不是不相信太子貴人,而是不相信那些收稅的差役。”
朱厚燳詫異地看著這個說話的百姓,沒想到竟然敢這麼說,要知道這樣的話得罪的可不是一兩個人,而是得罪了整個官府階層。
雖然這個百姓說的沒錯,但是在根本的監督體系沒有建立起來之前,想要扭轉比登天還難。
“你說的有道理,不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首先你們老百姓要團結起來,敢於對對向你們攤派的胥吏衙役說不。
當然對抗是對的,可是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理有據,不能無理取鬧。”
“太子貴人,草民等但凡能過得下去,誰會以卵擊石。我等草民大字不識一個,官差拿著朝廷的詔令,上面寫的什麼百姓根本就不認識,還不是官差說什麼就是什麼。”
“村子裡就沒有讀過書的人馬,難道還能騙得了所有人?”
雖然朱厚燳猜到了原因,但是還是不死心地問了一句。
“太子貴人,能讀得起書的都是大戶人家,草民這樣的家庭飯都吃不起,哪有錢讀書,讀過書的哪裡會向著我等草民,”
百姓的話擊碎了朱厚燳最後一絲幻想,他忽然想到了夢中聽到的一句話‘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
不能說讀書人中沒有好人,可是這些好人依然擺脫不了階級的束縛。
在讀書人的心裡,我十年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高人一等,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讀書有成,馬上就會背叛他出身的階層。
朱厚燳略微思考了一下,沉聲說道:“鄉親們的顧慮本宮理解,為了打消鄉親們的顧慮,本宮決定在齊家莊建立一座大型的糧庫。
鄉親們繳納田稅時,齊家莊巡檢司將會向各戶百姓,下發田稅清單,鄉親們憑著清單上的田稅數額自行到糧庫繳納賦稅。
鄉親們拿到賦稅清單後,若是自己不識字,也可找身邊的親朋好友認真讀一讀,確認清單上的數額是否與自家的田畝對應上。
若是數額對不上,鄉親們可以帶著地契到糧庫進行查證,是否是巡檢司的官員將數額弄錯,若是兩邊的數額不一致,便持著地契到巡檢司申訴。
因為就算糧庫多收了你們的田稅,他們也得不到一文錢的好處,他們肯定不會願意白白得罪百姓,便宜了負責徵稅的糧庫。
賦稅的數額在清丈完土地之後,今年秋收之前制定好,這個定額一旦完成,以後便成成例,只有遇到災年減免,其餘年份永不加賦。
接下來的幾天內,本宮會安排人員到各個村莊對所有土地清丈,當然百姓家房前屋後的幾分小菜園不在清丈的範圍之內。”
朱厚燳的話說的很直白淺顯,提問的百姓聽懂了,他聽得懂太子殿下的話誠意滿滿,不是那種只會打官腔,說著半文半白讓老百姓聽不懂的話,故弄玄虛的官老爺。
“草民謝殿下解惑,朕若如此,我西山百姓可就有福了。”
朱厚燳命侍衛將自己的話擴散出去,讓所有參與集會的百姓都能聽明白太子新政的主要內容。
其實只是一條取消徭役,就已經讓老百姓欣喜若狂。
不過也有百姓提出質疑,若是不徵發徭役,那每年的官道、河道誰來修啊?
這正好引出了朱厚燳要說的第二件事,聽了有百姓提出的這個問題。
朱厚燳笑著說道:“這位鄉親是個有家國情懷的人,本宮就喜歡你這樣有家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