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去體驗過,比我在跑步機上跑步服多了,它有智慧自動剎車功能,不會讓你像在跑步機上會摔倒。

但是如果不關閉系統,你想要從園盤上下來,幾乎不可能,他總是讓人停在中心。除非你能一下跳躍距離超過四米,從這端跳到另一端。”

墨飛天,諸葛空、慕容克也都點頭,他們也都親身在園盤上體驗過,都有這種感觸。

劉同桂說:“平面運動很好,但是我們的世界是起伏不平的,而虛擬世界是對真實世界的反映,所以也要起伏不平。

虛擬世界裡面也應該有高山和峽谷,走路和跑步都會遇到上坡、下坡,還需要跳上高坡,這是每人都會感覺到的,也都希望有這種體驗,這是需要我們下一步解決的問題。

眾人都微微點頭,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魯純青先開口說:“在這裡我們應該先抓住重點,就是人的跳躍一般是向正前方和正後方,然後才是左右兩側,而且正前方的機率最大,這裡最應該加強,還應該考慮幾連跳的可能性。”

墨飛天說:“我們還應該考慮各人跳起的高度不同,不能讓一個跳六十厘米高的人,與一個跳三十厘高的落在同一個高度的平臺上。

,!

那樣人的身體會有一個較大的下落過程,失去真實感,平臺太高又會讓跳三十厘高的人跳不上去。”

劉同桂說:“我們可以將凸起裝置設定在中央部位,利用反作用力和智慧程式,在人需要起跳時,將人後移動一段距離,讓他向前跳正好落在相應高度的平臺上。

同樣在他需要向下跳時,先將他送到後面的平臺上,就可縱身躍下,落到平面上,體驗到從高處躍下的感覺。”

張衝志點點頭說:“我們這個園盤還受到程式的控制,它需要與每人在虛擬世界或者虛擬遊戲中的場景相符合並同步起來。

當場景中有上坡、下坡、溝壑時,當人們需要跳躍時才會用到這些裝置。現在我們用什麼傳動裝置來達到這種效果?”

諸葛星空說:“我覺得可以用液壓裝置、曲軸裝置、伺服電機這幾種方法來實現。

不過液壓裝置反應慢點,但是節省電能,曲軸裝置與伺服電機配合反應迅速,缺點耗能大。”

慕容克說:“我說另一個方面,就是可以在每人的道具鞋底加上壓力感應器,將這種壓力資料傳給電腦。

再配合手、肘、軀體、腿彎、腳脖處的感應器綜合判斷這個人的狀態,他的速度和跳起的高度都可計算出來,這樣圓盤凸起的高度就可隨意變換。”

劉同桂說:“這個資料量會很大,不過會有辦法解決。這個凸起在人們下一次起跳前或下一個動作前會回落到水平狀態,當他再起跳時會再次在同一個部位凸起。

所以這個升降裝置我們只在園盤中心,前後左右設定就行,這樣我們的設計會簡單一些。

還有一般的虛擬道路坡度,我們可以將圓盤傾斜一定角度就行。”

眾人都點頭稱是。

:()建設人類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