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馬蹄鐵(第2/3頁)
章節報錯
跑去當搬運工了。”邢承恩鬆了口氣。
想了想邢承恩那堪稱恐怖的運輸能力,心疼馬匹的王強覺得還是換個話題聊聊比較好。
缺乏馬蹄鐵的保護,會妨礙驢馬騾牛在長途運輸時的運力,沈括在計算出徵時的後勤消耗時,基本上把後勤負擔都算在民夫馱運上,恐怕也是技術缺失,導致馱獸耗費巨大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進入地形複雜潮溼、土質堅硬的邊疆山地,戰馬和馱獸缺乏蹄鐵保護的問題就更加明顯。
更會使得人馬俱甲的重騎兵戰馬損失的更快,而後者本身就是稀缺資源,這也是兩宋騎兵部隊一直提升不起來的原因之一。
在戰馬方面,宋軍一直是弱項,由於落後的馬政管理,宋朝馬匹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如人意,唐朝時期僅官馬保有量就超過70萬匹,而宋朝卻只有可憐的15萬匹,即使是最精銳的禁軍騎兵,也有三到四成根本沒有馬騎。
不僅數量不夠,質量也不行,宋代的馬都非常矮小,像現在自己騎的這匹達到現代的136米的就算是大馬了。
而像汗血寶馬這種中亞馬的身高一般在150左右。
宋朝的對手,遼,西夏等,往往可以做到一人二馬甚至三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同時宋朝落後的方面還有運用騎兵的方式,按說越是騎兵少,越是應該集中使用才有效果,比如後世二戰開始時德國的裝甲力量其實少於法國,可集中使用卻能打出漂亮的戰績。
而宋朝軍隊則將本就不多的騎兵分散於各個戰場,讓他們成為步兵的附庸,這使得宋軍在戰場上缺少一錘定音的決定性打擊力量,不能給予敵人致命一擊。(岳家軍是個例外,能將近萬騎兵集中使用,甚至能在騎兵集團戰中擊敗金兵)
由於未能發揮騎兵的力量,宋軍往往在戰爭中處於被動的分散防禦狀態,而宋軍的敵人卻往往可以利用騎兵的機動力集中兵力打擊宋軍的薄弱處,這是宋軍明明在整體紙面實力上佔優,但實際戰果卻比較糟糕的原因。
當戰爭曠日持久,作戰地區所有的青壯年全部被徵發為戰爭服務,工農業生產幾乎全部停頓,雖然宋朝政府會為民夫服務於戰爭出一些錢補償,但這根本無法抵消物產短缺帶來的物價上升,絕望的人民會為逃避民役成群結隊跑到山裡,建起營寨反抗大宋朝廷。
缺陷是累加的。
這裡缺一點那裡少一點,最後的短板就非常可觀。
這就有點類似那個西方寓言,“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蹄鐵,摔了一匹戰馬,輸了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王朝。”
惡性迴圈開始滾起雪球來,最終滾的越來越大,最終就會滾倒一個王朝。
“牧場中也不是所有的大牲口都需要裝蹄的。繁殖的母馬種馬,肉用的驢騾等都不用,那些沒有繁重役用需求的馬只需要修馬掌就可以了。”邢承恩交代興奮的王強,他真怕王強給所有的牲口都裝上馬蹄鐵,“小馬駒沒長大之前也不用,當然你要裝也行,不過不夠大了要勤換。”
“主君大才,這小小的一塊兒馬蹄鐵可是解決了好大一塊兒難題,馬兒也不用因為蹄子開裂就被淘汰,被殺了下鍋,實在是大智慧啊。”
“這技術高麗就有,遼金估計也會,只是咱們中原不瞭解,你看著島上的居民就知道怎麼修馬掌,知道釘馬蹄鐵,如今咱們只是學生,多學習吧,這天下大著呢,指不定有什麼技術我們不知道。”
“是啊!這麼好的東西居然讓外人掌握,實在是不該啊。”
“王強,現在馬多了,你的騎兵營也能擴建了,以後訓練基地也定在這裡,先期訓練你安排吧。”
“是!”聽到邢承恩讓他擴充騎兵營王強自然忍不住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