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如此禁止不說,趙宋的文官集團壓制武官集團的慾望始終如一,就像版本更新砍刀妹一樣毫無邏輯。

武官想要保證自己的武力值,吃空餉養些體己人當親兵,開始韜光養晦,甚至養賊自重,一旦遇到戰事還能用下,要不然樂子大了!

大中祥符三年(庚戌,1010),知廣州馬亮言夏熱,欲停諸軍教閱。”;“臣近過陝西,體問得諸州軍禁旅雖多,訓練蓋寡。其間至有匠氏、樂工、組繡、書畫、機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帥並以次官員佔留手下,或五七百人,或千餘人,並不預逐日教閱之數,上下顧避,遞相因循。萬一緩急寇警,用之御扞,何異驅市人而戰!”(《全宋文》卷886,趙抹,《論陝西官員佔留禁軍有妨教閱狀》)

你看,要麼是不訓練,要麼是天熱了就不訓練,然後軍隊大搞軍隊經商,用士兵充當傭工。這樣的軍隊你指望他們有戰鬥力?

可有什麼辦法?人首先是要生存的,上邊卡脖子,下邊只能變著法子想辦法養活自己了。

到了靖康前夕的宋徽宗時期,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多佔禁軍,以充力役。其所佔募,多是技藝工匠,既供私役,復借軍伴。軍人能出錢貼助軍匠者,與免校閱。……緩急之際,人不知兵,無一可用。”

所以到了靖康年間,宋軍的戰鬥力也如前面所說,真的是無一可用了。

但是宋軍真的不能打嗎?

靖康年西軍很能打的,西軍自從慶曆年間後,為了抵禦西夏和解決河湟問題又強化了訓練,加之本身又僱傭了大量蕃兵,西北又歷來民風彪悍,所以西軍在宋軍中是戰鬥力最高的。

第一次開封保衛戰,种師道率十萬西軍順利趕到開封,使得開封沒有失陷。

第一次開封圍城戰結束之後,种師道建議集合大軍駐屯黃河兩岸,防止金軍再次渡河,預為下次“防秋”之計。

本來宋欽宗准奏施行,但不久又被投降派大臣抵制。

他們認為萬一金軍不來,這筆巨大的軍事費用會被浪費。

邢承恩覺得這理由夠奇葩了,但更奇葩的是皇帝認同這個奇葩理由,直接造成防務空虛。

人家都踹門準備進家了,作為富豪的你還能因為財務總監說僱安保要發工資不僱的?

現代那個富豪不顧安保的?尤其是已經有預兆有危險還不顧的?奇葩!

然後,華夏曆史上最慘的靖康之恥出現了。

北宋“靖康之恥”之所以是“華夏王朝的奇恥大辱”,主要是因為大宋王朝的統治階級突破了底線,不然如果單獨論破壞力的話,那麼所有戰爭的破壞力都是非常大的。

其實在北宋“靖康之恥”之前,從東晉到大唐時期的人都一直認為“永嘉之亂”是華夏王朝最大的,亙古未有的奇恥大辱的。

畢竟在這次國難當中,晉懷帝司馬熾和文武百官就如同犬羊,後宮嬪妃遭受匈奴漢國的軍隊的凌辱,唯有涼州、江左保持了相對的和平。

正因為如此,從晉元帝司馬睿時代開始,“以雪大恥”就是東晉朝廷貫徹始終的政治正確。

東晉王朝的各大門閥之前再怎麼互相傾軋,甚至脅迫皇帝、皇太后下達對他們自己有利的詔命,也沒有人敢違背這個政治正確,去與“戎狄”相互勾結的,這就是作為統治階級的一種底線。

即使到了大唐安史之亂時期,雖然大唐的臣民也認為這是一場非常嚴重的國難。

但是當時的人最多就是把“安史之亂”等同於“永嘉之亂”而已。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淨胡沙。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二》

然而到了北宋靖康之亂時期,情況就發生了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