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切源於實力的變化(第2/3頁)
章節報錯
練拳腳,練刀,練矛,在點撥一二的同時,他的實戰經驗也在迅速積累,練和打之間的差距得以彌合。
之前幾次都是以偷襲為主,現在,他可以正大光明的面對任何對手了。
除此之外,他也向陸支等人請教騎射之術。
騎射是匈奴人的看家本領,陸支等人也不藏私,他受益良多。
以前讀過的幾種《射經》中所說的要訣,在不斷的練習中變得具體起來。
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任何時候,兵法、武術都是作為實學存在的,一旦不適應現實,就會被淘汰。
在不斷的交住中,趙延年與陸支等人熟絡起來,慢慢了解了一些內情。
左賢王於單這次趕到浚稽山來,是帶著任務的。他不僅要代替病重的單于參與右賢王部的蹀林大會,還要與左賢王達成協議,確保一旦單于昇天,右賢王會支援他繼位。
左賢王、右賢王都是攣鞮氏,都有繼承單于大位的權力。雖然習慣上以左賢王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但匈奴人並不嚴格按照這個規矩。
說到底,匈奴人遵循的還是強者為尊的原則。
以前左賢王能夠順利繼承,是因為匈奴左部的實力更強。
現在情況有所變化,匈奴右部吞併了月氏故地,征服了烏孫等國之後,已經不弱於左部。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左賢王於單心向漢朝,好穿漢朝衣冠,讓很多匈奴貴人心生不滿。
,!
包括相國桀龍、趙王趙安稽等人都不太贊同,認為於單此舉有損大匈奴尊嚴。
在很多人眼裡,漢朝要向匈奴和親、納貢,等同於樓蘭、烏孫等藩屬國,於單這麼做是自降身份。如果讓這樣的人繼承了單于之位,匈奴與漢朝之間的關係可能會反過來。
這是很多匈奴人不能容忍的。
就連陸支等人都表示了自己的不理解,覺得於單這麼做不妥。
之所以於單還活著,有一個不太方便說出口的原因。
最近幾年,漢軍不僅主動進攻,而且攻勢兇猛,嚴重打擊了匈奴人的自信心。
即使最好戰的匈奴人也不得不承認一個問題:正面作戰,漢軍的優勢很明顯,匈奴人幾乎沒有勝算。
就連奔襲戰,漢軍也有後來者居上的勢頭。
幾個月前,衛青、李息奪取河南地,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失去了河南地,右賢王實力受損,尊嚴更是遭受重創。
他也需要左賢王協助,騷擾漢朝邊境,吸引漢軍,方便他奪回河南地。
如果丟的不是他所領的河南地,而是左賢王所領的某個地區,就算於單想和右賢王結盟,右賢王也不會接受,而是直接用武力奪取單于之位。
到時候,會有無數對於單不滿的匈奴貴人支援他。
聽到這些言論,趙延年雖然沒有接受於單的邀請,還是為於單說了幾句話。
他對陸支等人說,右賢王想奪回河南地是不可能的。
道理很簡單,秦朝統一天下之後,就已經奪取了河南地,將匈奴逐出塞外。匈奴人之所能重佔河南地,並不是匈奴人變強了,而是秦朝滅亡,中原大戰,無暇顧及匈奴,這才讓匈奴人鑽了空子。
現在漢朝已經恢復了元氣,比當時的秦朝還要強,又豈能讓匈奴人再佔據河南地?
陸支等人不服氣,卻又不得不承認趙延年說得有道理。
很快,趙延年的意見就傳到了相國桀龍的耳中。
桀龍考慮了一番後,特地派人將趙延年請了過去,設宴招待。
寒暄幾句後,桀龍開門見山。
“我聽陸支等人說,你覺得左賢王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