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框架狀態,附近有很多塔吊,其中一部分已經塌掉了,擋在道路上。

大致推測一下,這裡之前應該是高新技術開發區,在戰爭爆發或者喪屍危機爆發後陷入無限期停工。

該地區的喪屍沒有幾隻,很快就被收拾掉了,但垮掉的塔吊橫在路中間很是礙事,劉輝讓Fcm 2c壓扁這些金屬殘骸,使得其他坦克得以透過。

產業園的面積不大,少數幾座已經竣工的建築非常明顯,劉輝命令所有人暫時離遠一點,免得被自動炮塔攻擊。

“大家都別過去,先把所有炮塔的位置確定好,然後想辦法逐個擊破,儘量不要遭受意外損失。”

一些擅長偵察工作的乘員下車,爬到附近的建築毛坯上,定位工廠附近的自動炮塔。

鑑於劉輝發出的最小損失指令,他們在偵察過程中非常謹慎,基本上只透過斷垣殘壁的縫隙向外觀察,因此速度難免慢了下來。

然而很快,劉輝的命令被證明是值得的。一位50%乘員在移動過程中不小心漏出了小半個身子,結果立刻招來了數個輕機槍炮塔的掃射,要不是他躲閃及時,那他現在肯定已經被打成篩子了。

偵察工作大約持續了一個小時,工廠周圍的炮塔才被全部標記下來。

“指揮官同志,大概就是這些了,該用什麼辦法對付這些炮塔?”

劉輝仔細檢視乘員們手繪的位置圖,不禁嘆了口氣,這位設計者可以說是非常雞賊了,自動炮塔安放的位置大多很刁鑽,想派人力過去拆解幾乎沒戲。

“直接摸哨肯定是行不通的。”劉輝說,“看見炮塔連著電源線了嗎?”

“有些拖著線,有些長著太陽能板,位置也都是交叉放置的,想剪線肯定會被太陽能的打。”乘員回答。

“草!”劉輝用拳頭託著腦袋,顯得有些氣惱。

“不行!不能就這麼算了,今天既然來了,就一定要搞定!”

劉輝化憤怒為智慧,認真思考解決方案。

想著想著,他回憶起在大學裡瞭解到的東西,機器人智慧識別和深度學習。

炮塔既然可以發現目標並攻擊,那肯定是因為有一套完整的識別系統,包括視覺搜尋裝置、處理器和程式儲存模組。

現在有三種方法,一個是偽裝成炮塔不會攻擊的人,也就是想辦法得知它們的友軍識別條件;另一個是躲過炮塔的視覺,並安全地拆解它們;最後一個是入侵炮塔的系統,強迫他們關閉,這招目前行不通,因為乘員隊伍裡沒有駭客,包括劉輝。

其實還有最後一招,從遠距離上幹掉炮塔,放棄這些武器裝備。不過這招畢竟是下策,劉輝還是想嘗試完整地拿下炮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