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攤開的信紙,陷入了沉思,眉頭卻始終緊鎖。

姜孟川這小子……到底是個真才子,還是另有隱情?

要想知道是魚目還是珍珠,只要將其從渾水裡撈出來不就行了?

想到這裡,周老爺子的眼神閃了閃。

若是如此打算,將其送去府學無疑是最合適的了。

作為人才匯聚之地,府學不僅有良師指導,更有眾多才俊相伴。

在這樣的環境裡,一個人的才學高低必然會原形畢露。

想到這裡,他提筆落墨,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姜孟川的推薦之意,卻又不失謹慎。

“此子雖出身平凡,但氣度不凡,文章雖尚需磨礪,卻胸懷天下,言論通達。”

“望府學諸賢不吝賜教,助其揚帆破浪。”

字跡蒼勁有力,信中不僅極力稱讚姜孟川的才華,還特意提到其有家國天下之志,希望府學的先生能悉心教導,為國育才。

信尾處,周老爺子像是想到了什麼事情一般,眼神閃了閃,又加上了自己的一句親筆推薦:“此子若得明師指點,必能成棟樑之才。”

做完這一切,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幾分得逞的笑意。

若這是旁人的推薦信也就罷了,但偏偏是自己的。

雖然已經退隱多年不理朝政,但無論是朝中還是文人之間,仍舊到處流傳著自己的傳說。

對於自己的地位如何,周老爺子還是很有信心的。

只要府學的先生們看到了這封推薦信,自然是會將姜孟川看的極高。

如果姜孟川當真有才,自己甘願做他的墊腳石,將其從汙泥中托起。

但如果姜孟川就是個平平無奇之人,拿著自己這推薦信,反倒有幾分狐假虎威的意思。

要知道,府學那群年輕人,平日裡最看不起的便是這種狐假虎威之輩。

他們可不會看在自己的面子上,高看姜孟川一眼。

隨著一封信的結束,周老爺子將信紙吹乾,放入信封之中。

他抬眼看向窗外,神情略顯凝重。

雖然他很想盡快弄清楚姜孟川的底細,但無論如何,他身上的那種氣度是尋常學子沒有的。

周老爺子想到昨日與姜孟川的交談,那一番對家國之道的見解,令他印象深刻。

“若那番言論真出自他的本心,此子未來成就不可限量。”

“但若只是空談,府學中的磨礪,必能將他原形畢露。”

周老爺子的手指有節奏的敲擊著桌面,心中的小算盤打的啪啪響。

這封推薦信,不僅僅是自己對姜孟川的一次試探,更是一場考驗。

府學雖是學問之地,卻也是那群年輕學子們角逐爭鳴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