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你這包糖,做啥用,給誰喝(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喜心嫁到了鎮上,當年可是羨煞了好多人。
如今成婚三年,還沒個喜信,不說她婆婆著急,就是梁青娥這個親孃,想起來也是焦慮。
為免林喜心婆婆聽著兒媳孃家又添一雙小兒女吃心,梁青娥否決了大陳氏的提議。
只她到底不放心,藉著還要買包粗紅糖的由頭,拉著大陳氏穿梭在趕集的人群裡,經過於家開的雜貨鋪門口時,悄悄往裡瞅幾眼。
見閨女和女婿面上含笑招呼客人,尤其見林喜心穿的甚是利落整潔,面上氣色瞧著也好,又看到於金寶待閨女十分和氣親暱,這才放下一顆心。
於家鋪子裡自然也是賣有紅糖的,只梁青娥一向端的正,為免林喜心在婆家難做,非但她自個,連同家裡所有人,都被她三令五申不許往於家的雜貨鋪打秋風。
梁青娥從旁人家的鋪子裡花十五個銅子,買到半斤粗紅糖揣進懷裡。
倆人再沒旁的東西要買,這才離開鎮子,徑直往家趕去。
一路上,大陳氏時不時瞅一眼梁青娥娥胸口,一臉的欲言又止。
她不說,梁青娥只裝不知道,多年的經驗告訴她,大陳氏每每露出這副神情,都是有為難的事。
不過,不是為難她自己個,而是為難她梁青娥。
投注在身上的目光越來越頻繁灼熱,越來越不掩飾,梁青娥見躲不過去,索性問道:“大嫂有話直說就是,我這一路被你看的,胸口都發燙。”
“去你的,我又不是那賊漢子,怎麼就看的你胸口發燙了。”大陳氏一揚眉毛,直截了當道:“我問你,你買這包糖,做啥用,給誰喝。”
梁青娥見她雖是玩笑口吻,神色卻透著認真,便知這老孃們是給她侄女陳秋蓮撐腰來了。
抬頭嫁女,低頭娶媳,這會兒大陳氏身份上不是她婆家大嫂,而是大兒媳孃家姑母。
她也不打哈哈,道:“家裡紅糖快喝完了,買包給樂寶她娘補身子,這氣血足了,奶水才多,奶水多,才不會餓到我的乖孫女。”
大陳氏聽她連敷衍都不想敷衍的大實話,頓時氣結,指著梁青娥就是一通罵。
“當初我是瞎了眼把侄女兒說給你當媳婦,這麼些年,她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要說你疼姑娘,大毛妮和二毛妮長這麼大,也沒見你這般上心……”
“五壯和樂寶就差了十天,一個穿的破破爛爛,一個剛一落草就有細棉衣裳穿,你同我說說,秋蓮到底哪裡比不上她秦蘭花!”
梁青娥聽她翻樂寶的衣裳布料,就知昨兒劉春梅和吳荷香回去後,定同她這大嫂,說了什麼。
她也不狡辯,實話實說道:“秋蓮樣樣比蘭花強,比蘭花能幹,也比蘭花孝順,論起教養孩子,也強出蘭花一大截……”
只是,她樣樣都強,偏不是她乖孫女的親孃,她能怎麼辦。
夢裡相關的事,梁青娥連親生的孩子都絕口不提,更別說和大陳氏了,那是更不會說。
大陳氏懵了,都忘了生氣:“既秋蓮這麼好,你咋還這麼作賤她,一樣都是兒媳,偏偏兩樣看待。”
這話大陳氏能說,梁青娥可不會認,雖然現在事實就是秦蘭花吃喝待遇更好。
她掰著手指頭同大陳氏分辯,從陳秋蓮生大毛妮二毛妮算起,到底下其餘兩個兒媳懷孩子,坐月子。
樁樁件件都說一遍,力證她一碗水端得平的很。
見還是說服不了大陳氏,突然,她福至心靈,一臉羞恥道:“嫂子,不怕你笑話,實在是樂寶長的像她阿爺,尤其是她脖頸處一顆小痣,簡直同青山一模一樣。”
“可憐我和青山少年夫妻,又養育了四個兒女,他走時,喜心將將一歲,還不會叫爹,王秀娟那賤皮子又挑唆爹孃給我們娘五個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