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釋出討賊檄文後,連夜八百里加急送到各官府,張貼在城門口,讓百姓觀看。

有了這一道討賊檄文後,百姓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都是敵人的離間計啊,竟然是要讓他們懷疑最敬愛的鎮北王,真是罪不可恕!

得益於這些年韓雲的聲望和清名,他在百姓們心中的威望和信任是越來越高的,甚至不少百姓都給他建生祠。

他們回想起來,以前鎮北王打魔教,打蠻族,打妖族,打西域,這些敵人,都被鎮北王打了個遍。

再結合一個月前,傳出來的,敵人兩大一品偷襲鎮北王,結果被鎮北王打跑了。

他們就明白了,肯定是敵人想暗殺鎮北王沒成功,才想要給鎮北王身上潑髒水,讓大家夥兒都去誤會鎮北王,真是用心歹毒啊!

於是,敵人罵鎮北王罵的越狠,百姓們就越恨他們。

那些邊境地區的百姓,一個個惶恐不安,生怕敵軍殺過來,將自己全家老小都殺掉,越惶恐就越恨敵軍。

而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全都受到了影響。

他們本來過著國泰民安的幸福日子,可這些敵人想要滅殺他們,逼得朝廷不得不徵徭役,徵民夫,徵賦稅,來打仗,來抵抗這些外敵。

這讓他們的日子,也變得不太好過了。

每個人都期盼著鎮北王和朝廷的軍隊,能夠早點選敗敵軍,還大家安寧的生活。

是的,老百姓並不在乎是誰當家做主,老百姓只在乎能不能過安穩的日子,能夠有飯吃,有衣穿。

他們大多沒讀過書,心中也沒什麼大義,但他們也知道,該信任誰,誰能拯救他們。

那就是鎮北王!

再加上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這個國家,名叫大川,他們也不願意改朝換代,畢竟大多數百姓還是能夠吃得上飯,誰也不願意天下大亂,動盪不安。

與朝廷討賊檄文一同發往各地的,還有一張江湖令!

這一張江湖令,是鎮北王親手書寫的!

在江湖令中,鎮北王號召天下的江湖武林人士,能夠保家衛國,與朝廷官軍一起對抗外敵,江湖令中,沒有命令,只有大義,鎮北王言辭懇切,言明俠義二字,說出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口號。

最後的落款,是“大川鎮北王、陰陽宗雲武殿殿主——韓雲”!

韓云為了號召那些江湖人士,特意標明瞭他也是江湖人的身份。

確實,如果韓雲只是一個軍功王,那麼他的話,對江湖人而言半點用都沒有,可他同樣也是江湖人,也是江湖門派出身,再加上他天下巔峰強者、武道大會冠軍的身份,更加讓江湖人有了認同感。

一個江湖人,都能封侯拜相,我們是不是也能啊?

韓雲的一封江湖令,點燃了無數江湖兒女心中的熱血。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是啊,整天欺負老百姓算什麼本事,真正的好男兒,大英雄,應該去斬殺外敵,保護自家的百姓才對。

我們是經常和朝廷不對付,但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還輪不著你們外人來管!

我們自己怎麼打都行,你們外人想要欺負我們,那就得看看爺爺手裡的刀鋒利不鋒利了!

於是,在鎮北王的號召下,無數江湖兒郎根據自己所在的地方,向著離自己最近的邊境趕去,誓要為保家衛國出一份力。

面對三個方向的強敵,大川全國都動員了起來,為這一次的戰爭做準備。

最先出兵的是南邊的魔教和大吳,畢竟,西域和妖族都是在大川的國境外面,哪怕是宣而不戰,大川也不會外出去打他們。

但他們魔教不一樣,他們就在大川的國境之內,大川要打他們很方便,而且大川也不會容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