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趙龍,也對之前樓蘭軍屠殺禍亂百姓的行徑極為憤恨,恨不得再率軍多屠殺一些敵軍。

剛才眾將請戰的時候,他就已經意動了,恨不得立刻帶著鎮北軍殺過去,讓那些西域大軍嚐嚐大川鐵騎的厲害。

但一來是礙於面子,二來是侯爺還沒放話呢,他這個統帥也不好主動去請戰。

現在侯爺都答應了,他還有什麼顧慮,立刻便接下了軍令。

謝興那邊也是毫不猶豫的接令,其實他們五萬岳家軍也是防衛軍的一員,聶澤尊重他們,才稱呼他們為岳家軍,而且真正能夠掌控岳家軍的,其實只有謝興一人罷了。

畢竟他是當年嶽元帥手下第一猛將。

若非是嶽元帥最大的心願就是守衛國土,謝興不願讓他失望,也擔心留下來的岳家軍被人欺負,否則心灰意冷的謝興怕是早已經解甲歸田了。

這次聶澤派鎮北軍和岳家軍出去支援,也是最正確的選擇,沒有任何私心的。

派出去的兵馬貴精而不貴多,這兩支部隊加一起七萬人最合適,消耗的糧草也不會太多。

其他防衛軍都沒有他們的戰鬥力強,留下來藉助城牆和陣法抵禦妖族和西域,倒也綽綽有餘,若是派出去,怕是要傷亡更大。

散會後,趙龍和謝興都去準備大軍出征的事宜了。

大軍外出,可不是拔腿就走那麼簡單,糧草、輜重、物資的準備和押運,都是頭等大事。

畢竟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出發,然後睡到露天的大馬路上吧,也不能讓人就提著一把刀過去,什麼箭矢火油一類的消耗品都不帶吧。

這些事情都很繁瑣。

好在玉門關是個軍事重鎮,士兵們早已經習慣了行軍打仗,戰備資源充足,拉上就能走。

第二天一大早,趙龍和謝興便帶著兩萬鎮北軍、五萬岳家軍以及三萬輔兵出發了。

他們倒是沒有徵調民夫,一來路途不算太遠,由輔兵押送糧草就夠了。

二來玉門關百姓都要徭役本就已經很重了,要幫助守城,要修繕城牆打造軍用物資什麼的,趙龍謝興也不想再給他們增添負擔。

在這裡說一下大川的軍制,

最底層的是士卒,十個士卒為一個小隊,十夫長叫小隊長。

十個小隊為一個大隊,百夫長也就是大隊長,軍銜叫都頭。

十個大隊為一營,千夫長的軍銜叫統領,趙龍原來便是統領。

十個營為一個兵團,萬夫長軍銜叫將軍。

在往上,便是各地邊境和京城人數不等的兵團數量了,不管一地有多少個兵團,不管是兩個還是二十個,最高指揮者都叫統帥。

城頭上,韓雲看著浩浩蕩蕩向南行進的大軍,眉頭皺的更緊了。

不知為何,他心中有股不詳的預感升騰而起,且愈發的強烈。

他安慰自己說,可能是還沒有破解佛門的陰謀,所以才一直覺得自己漸漸落入圈套了。

趙龍謝興二人帶著大軍一路向南行進,韓雲也回了自己的鎮北侯府。

這段時間,因為戰事不斷,各種瑣事一大堆,導致教學的進度落了下來,現在沒什麼事了,他又回去抱著小雨馨去了嶽帥府。

別忘了,在他成為一品太保、鎮北候爺、二品強者之前,他最開始擁有的身份,讓他揚名天下的身份,是雲武殿主。

那個好為人師、有教無類的韓殿主。

人嘛,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忘本。

李淼元、王寒石、彭程和於明,都跟著大軍出征了。

沒了他們,韓雲的身邊安靜了不少,他坐在嶽帥府內,有條不紊的為那些年輕的子弟們講解著武功。

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