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沿途見聞(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遠並沒有等到第二天天亮再動身。回到屋中,收拾好行囊,再用黑色厚布將長刀包裹好背於背上,藉著夜色便出了門。
這般著急離去,倒也有李遠自己的道理。
其一,李遠並不知道青苔山的具體位置,尋找起來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
其二,自己卻也怕,再呆的久了,便生出在五嶽城安家的念頭……
若是半年多前,有徐雁依這般玉貌花容的女子看上自己,怕是自己八輩子修來的福分了。
出身武林世家,面容姣好,心地又純淨天真。自己一個放牛娃上哪兒找到這麼好的媳婦?
若是自己未踏上修行之路,能和徐雁依結為眷侶,過完安穩的一生,當是求之不得之事。
可反過來想,若自己未踏上修行之路,丘林盟遴選便是一關也過不了的,更別提後面從不仁樓刺客手下救出徐雁依,以及擊敗桃源大弟子報仇了,又上哪兒去獲得徐雁依的青睞呢。
世事便是令人興嘆,這般不講道理。
踏上修行大道,機遇與危險劇增。若伴侶是一位凡人,安危很難保證。畢竟誰都難免結下一些仇家對頭之類。
哪怕是那些江湖人士,也多半會挑選武林中人作為眷侶,或是與些有勢力的大戶人家聯姻,至少可在江湖的血雨腥風中保得家室安全。
可若面對修仙者的報復,所謂大戶人家全無作用。別說五嶽城的徐府,趙府之類,哪怕胡國皇族,也難說自己可以保得周全。
當然,也可讓凡人眷侶隱姓埋名於市井之中,只待安全之時再碰面。可這樣,又和寡婦鰥夫有何差別呢。
再者,也是最為實際的一點:修仙者的壽命遠遠超出常人,僅僅到了通竅境,據說便可活上二百歲,更別提之上的境界了。
正如那大魏仙師所說,修仙者,只能尋找修仙者作為眷侶。若是尋不到合適的,孤身一人的也大有人在。自古仙凡有別,踏上了修行大道,便無法回頭了。
……
……
此時的李遠獨自走在五嶽城東邊的官道上。隨身攜帶行李很少,除了包袱內一套替換用的內外衣衫,一些雜物和碎金碎銀,便只有背上那柄用厚布纏繞包裹起來的長刀了。
畢竟這柄長刀還是過於引人注目,若是白日裡路過鄉鎮城池,免不得一番盤查。
至於這些時日丘林盟所發的月錢,李遠已找機會去錢莊換成銀票,分批寄回寧安鎮了,只待父親去取。
好在五嶽城與寧安鎮相距不遠,錢莊銀票還可流通。若是跨了府,五嶽城的錢莊銀票可就不好使了。李遠也不得不將剩下的碎金碎銀帶在身邊,畢竟青苔山所在位置,多半已經出了胡國,銀票定是沒用了。
李遠不禁想起銀月那長長衣袖,不知其中有什麼乾坤奧妙,能將那三尺長劍藏到袖中卻毫無痕跡。待到了青苔山,若銀月還在,定要向她請教。
若是能習得這門技巧,今後出行豈不是輕鬆了很多。
李遠走的是官道,路上的積雪已經化盡,倒也不顯泥濘。初春的夜風依舊有點冷峭,若是普通人定將外衣捂得裡三層外三層,不過這點寒意對李遠來說則完全算不上什麼。
走著走著,前方的天空便漸漸露出一丁點魚肚白來,天地之間的田野,樹木,荒草,也紛紛染上了顏色。
出發之前李遠曾看過地圖,從五嶽城出發,沿著向東的官道一直走,途徑一個大城和若干鎮子,官道便到了頭,之後便要拐上小路,向南行進了。
雖說是小路,但沿途也是有幾個村莊的,不過規模都不大,在地圖上不過是用筆簡單描畫的幾個零星墨點。再往南去,就是荒無人煙的蒼茫森林了。
漸漸天色大亮,鳥兒嘰喳的聲音也響了起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