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藉著昏黃色的油燈,李遠攤開了信,盯著銀月的筆跡細細看了起來。

……

……

線條不造作,氣勢也不恢宏。

整體取平和之態。

每個字看過去,卻有一股銳利開張的意味蘊含其中。

但細觀其用筆,卻又極委婉含蓄。

……

……

山川湖海,天空大地。凡人能知能觸。

可天地靈氣,或者說天地之息,感知者繆繆。

自天地誕生以來便瀰漫世間的靈氣,如同群山一般,巍峨連綿。彷彿浩海一樣,隨潮漲落。猶如呼吸一般,一起一伏。

而凡人卻無法觸碰,甚至無法得知它的存在。

修行之人提純識海、通透雪山,第一次明悟到天地靈氣的存在。便是初識。初識之後,才能說此修行之人正式站在了修行之路上。

……

……

不得解。

李遠揉了揉眼睛,又重新從第一個字看了起來。

那是一個“我”字。

第一筆是一個濃墨的短撇。

向右下方落筆,翻鋒,再向左下方緩緩探出。

李遠盯著它,順著筆勢一遍一遍在腦海中重新構築其形成的過程。

……

……

窗外傳來了雨滴落在葡萄葉子上的沙沙聲,開始時很小,一會兒便淅淅瀝瀝連成一片,蟲子的叫聲漸漸偃旗息鼓。

很遠的地方似乎傳來了風吹樹木的蕭蕭颯颯聲。

……

……

李遠覺得自己似乎摸到了一些東西的邊緣。

是自己之前練字時未曾接觸過的。

或許也是自己之前幾日努力修行卻一直不得入的原因。

……

……

外面的風雨驟然而至,紙窗被雨點選在上面,發出密集的沙沙聲。

李遠此時疲乏至極,腦海卻一片澄明毫無雜念。他試圖起身去將窗戶關得牢固些,起身時卻瞥到了那油燈的輕輕一晃。

李遠怔怔地看著油燈,愣住了。

……

……

隔了幾個呼吸,少年再次回頭望向搖曳燭火下的字跡。

他卻是終於看到了。

……

……

筆勢連綿,氣息不斷。

一股清新明淨的氣息從上而下,貫穿整封信的小字,自此不凡。

……

……

那連綿不斷的又豈僅僅是字間的氣息,彷彿天地間一層薄薄的膜障,被輕輕捅破,李遠心神微散。他清晰地感到了,那瀰漫於天地之間的,構成世間萬物的混然之氣。

這混然之氣色調黯淡,卻又清新明淨。它意境寂寥冷落,卻又爭相繁茂。它氣息嚴凝,卻又寧靜悠長。

它彷彿包含了世間所有的形容,卻又純粹得如同最初的元始之意。

那混然之氣從屋簷間,從油燈搖曳的火苗裡,從未關緊的窗縫裡蔓延而來,聚集在他的周圍,瀰漫在他的雪山之中。

那混然之氣一直都存於世間,自遠古而來,平靜悠遠。只是他之前從未感知到其存在。

……

……

如今不需開啟《識海初決》,李遠也清晰地明白,如何去讀用法力寫成的留文。

閉上眼睛。

萬念俱空。

固守本心。

李遠感受到了那天地靈氣的起伏,彷彿隨潮漲落的大川,好似那天地悠長寧靜的呼吸……

在那悠長寧靜的呼吸聲中,有桌上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