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娘有些不高興地說,幸好今天我老公不在這裡,不然他會拿掃把趕你出去。這個老闆娘說他們家社保都不買的,身體一直很好。直到孩子上學,學校說父母必須要買保險才能報名,他們才找人買了社保。他們覺得商業保險沒有什麼必要,他們身體好。

青哥不住搖搖頭,和她講了故事,宣傳壽險意義和功用。這個老闆娘說不要和她講生老病死,他們潮汕人很忌諱這個。青哥轉而說存錢,人家認為你保險公司就是做傳銷的,不相信,不如存銀行。青哥只能敗陣而歸,這個客戶沒有搞定。

蔣芳第二個客戶是她家附近的一個旅行社的女老闆,她買過另一家保險公司的醫療險。這次蔣芳帶比青哥要靈活一些的丁羽。丁羽一向鬆弛懶散,她進了這個旅行社後,也在那裡搖頭晃腦。過了一會老闆出來了,給她講了下自己買過的醫療險,說社保報銷後還可以報。

丁羽說我們也是這種產品,你可以拿合同來幫你看一下。老闆拿出合同,他們一起看條款。丁羽還一句句解讀。這老闆說她看到一句說有免賠額一萬。丁羽說是的,我們給你推薦的這個沒有免賠額。那個老闆又問社保藥能報銷嗎?自費藥進口藥呢?丁羽說絕對可以。這時那個老闆不樂意了,說你這也太絕對了,不會銷售誤導吧?

兩個火爆脾氣的女人居然就吵起來了。蔣芳一看這氣氛,趕緊圓場。這個客戶又談得不歡而散,丁羽氣鼓鼓地說她先走了。那個老闆看她走後,在蔣芳面前模仿她搖頭晃腦說話的樣子,感覺不太靠譜,說這個主任不行啊。你應該找個專業點的。

蔣芳點頭說,是我沒考慮周到,應該讓我師傅來,她很專業,但是她比較忙,今天開會去了。下次有機會先。

這兩個客戶都出師不利,蔣芳說這些主任都搞不定她客戶。她開始約林麗的時間,帶她見第三個客戶。這個客戶是她弟弟再婚的妻子,她剛滿月,想給孩子買個重疾險。她帶著林麗打車去了福永。

路上,她和林麗交代說,她弟媳他們是做生意的。這樣就說林麗是她秘書,對條款比較熟悉。一會講計劃書和做單就讓林麗來幫忙完成,其他的場面的話蔣芳自己來。林麗說好的。

他們去到了她弟弟的小區,房子不是很大。但她弟弟最近新買了個奧迪A8,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她弟弟之前在老家有個老婆,是年輕一點時候家裡定的。那個老婆當時沒有滿法定年齡,沒有領證,之後生了兩個兒子。但是到他們能領證的時候,又老吵架,最後分開了。兩個孩子被那個老婆帶走了。

她弟弟在深圳做生意時認識了現在的老婆,她是財務,幫她弟弟管賬,兩人後來結婚了。她弟媳一看就是很精明的女人。她看了小孩的重疾險後問了一些關於保額和保障內容的問題,林麗都做了詳細的回答,她還比較滿意。接著就問了投保流程,林麗也對她進行了促成。

沒想到她同意當天買,已經拿出來證件讓她錄單。林麗迅速地幫忙錄好單,讓蔣芳讓她弟媳先簽好紙質檔案,半小時後順利完成了投保流程。這就是蔣芳的第一個客戶了,還成交了兩個單,她給孩子買重疾險的同時,給老公買了份百萬意外險。

蔣芳一下子就完成了轉正業績。次日早會上,蔣芳在臺上做了簽單分享,她分享了前幾個客戶的拜訪的波折,欣喜地說師傅真的是她的福星。沒想到一帶師傅陪訪就成交了。

之後她每個月出單都比較依賴林麗,她每個月得以順利出單。半年後,林麗開始對她說你可以嘗試自己出單,自己講計劃書了。

一開始她還是有些磕磕絆絆,有時候,她帶著耳機,不結束通話林麗的電話,林麗說一句,她和客戶說一句。就會這樣依葫蘆畫瓢,她就這麼完成了一張張保單的成交。兩年後的年底,蔣芳去了多年前她上班的第一家公司,這是一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