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百年大計與五年規劃(第2/3頁)
章節報錯
吶。”
朱元璋在一旁撫掌大笑,聲若洪鐘:“先生過謙了,先生的本事,咱可是一清二楚。靜兒,你若是感興趣,往後大可多向先生請教請教,也好多長些見識,開闊眼界。”
朱鏡靜眼眸瞬間亮若星辰,興奮不已,連連點頭道:“父皇,那靜兒往後便常去叨擾先生了,還望先生莫要嫌靜兒煩擾才好。”
季如風忙欠身回道:“能得公主殿下垂青眷顧,實乃我之榮幸,我正求之不得,豈會有嫌煩之說。”
話雖如此,可季如風心間那縷疑惑,恰似春日瘋長的藤蔓,愈發纏繞得緊實。
他深知,這世間能超脫於他推演之術掌控的,絕非等閒之人、尋常之事,背後定藏著不為人知的隱秘。
雖對這神秘的臨安公主滿心好奇,猶如懷揣著一隻活蹦亂跳的小鹿,可理智尚存,按捺住性子,轉而同朱元璋探討起朝廷接下來的要事。
“上位,朝廷在現下結構改制的根基之上,依臣之見,建文一事,還需再增設幾個關鍵部門。”
“哦?咱與妹子可是細細商討琢磨過的,先前先生所提的建文之策,已然頗為完善了,為何如今還要增設吶?”朱元璋濃眉微挑,滿是疑惑與探究之色。
季如風神色凝重,侃侃而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吶。上位,若要強國富民,首當其衝需得修路。路若通暢,恰似疏通了一國之血脈,不論商業運輸往來,還是軍事調遣行動,效率都能如鯤鵬展翅,扶搖直上,大幅提升。農事亦是同理,有趁手優良的工具助力,便能事半功倍,那作物產量,亦會如同雨後春筍,節節攀升。”
“朝廷當發揮主導引領之責,指導農事種植、培育精良種子等事宜,皆離不開專業賢才。雖說嶺南的安南與占城,氣候得天獨厚,可一年三熟,可咱們亦不能僅仰仗於此,自身改良良種,才是固本培元、長治久安之策。上位可知,六百年後,華夏之地已然培育出畝產千斤的水稻良種,此乃國之根基、民之福祉所繫吶。”
“故而,我提議,在戶部下增設農業司,專司統管天下農事,讓那肥沃田野皆能物盡其用,糧谷滿倉;於工部增設基建司,全力操持基礎建設之事,築牢國之基石;將軍器局、火藥局合併為火藥司,交付東宮掌管排程,整飭軍備,保家衛國;在軍機處下增設軍情司,精心打造一支類同錦衣衛那般的諜報精英隊伍,遣他們隱匿於他國市井巷陌、朝堂宮闈,暗中打探機密情報,既能為未來可能的國戰未雨綢繆,預先收集一手訊息,戰時亦可在他國巧施妙計,散播流言蜚語,製造紛爭混亂,擾敵心智。”
言罷,季如風不慌不忙,從懷中徐徐掏出一疊厚實的紙張,紙張微微泛黃,卻透著墨香與神秘氣息。
“先生……這些是?”朱元璋目光灼灼,滿是好奇與期待。
“上位,皆是些精妙設計圖。有唐時革新農務的曲轅犁,能讓耕牛省力,土地翻耕更為高效;灌溉所用的轉盤水車,借水力驅動,可潤澤大片旱田;還有火銃改良後的燧發槍,相較往昔,點火更速,威力更甚;另有火藥改良配方,可讓火器威力倍增,以及細鹽提煉之法、精糖製作工藝、精鐵冶煉訣竅……”季如風逐一道來,神色專注,如數家珍。
朱元璋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圖紙,目光一寸寸掃過,越看越覺心潮澎湃,雙手竟不自覺微微顫抖,那圖紙之上,彷彿勾勒著大明朝未來的盛世宏圖,光輝璀璨,奪目耀眼。
待稍稍平復心境,朱元璋抬眸,神色鄭重又滿含期許:“先生此舉,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吶!咱定當細細斟酌,全力推行。然咱尚有疑慮,這諸多革新之法,推行起來,怕是會遭舊部勢力掣肘,朝堂之上,亦難免爭議,先生可有良策應對?”
季如風微微頷首,胸有成竹道:“上位勿憂。革新之路,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