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洪薯苗(第1/2頁)
章節報錯
洪武九年,仲夏之初,御花園內的洪薯田已是蔥鬱盎然,翠色慾滴,仿若一片綠色的織錦,在宮牆的圍繞下散發著生機。
田埂之上,剛罷早朝的朱元璋,身著龍袍,卻難掩其滿臉的興奮與期待。
這些時日,他不顧政務繁忙,每日親赴田間,悉心呵護這些承載著希望的種苗。
歷經三十二個日夜的精心照料,育苗大業終告初成。
“啟稟皇上,薯苗已逐一測量清點完畢。最小者六寸四分,最長者八寸二分,合計六百四十八株,皆茁壯康健。”
司禮太監王景弘領著三名小太監,恭敬地俯身奏報。
他們量苗時,那謹慎勁兒,仿若對待稀世珍寶,生怕稍有不慎便折損了這些嫩綠的希望。
畢竟,能參與這見證歷史的農事,於他們而言,亦是一份榮耀。
此生,除了侍奉皇上,便數照料這些洪薯苗最是上心了。
朱元璋聞奏,龍顏大悅,雙眸笑得眯成一線,那眼角的皺紋裡似都藏著笑意。
身側的皇后馬秀英亦是面露喜色,她溫婉言道:“重八,此等神異作物,若能廣植於天下,於江山社稷、黎民蒼生而言,無疑是恩澤萬世之舉,必當彪炳史冊。”
朱元璋何等睿智,此事於國於民之重,他豈會不明?
早朝之前,便已傳旨命王景弘攜史官前來。史官心領神會,即刻上前,拱手頌道:“洪武九年,四月初二,聖上英明,於御花園闢地為田,植商部侍郎沈榮自海外覓得之神種番薯,帝心甚悅,賜名洪薯。聖上躬耕不輟,七日後,幼芽破土;三十二日,苗齊苗壯,六百四十八株種苗喜獲成功,此誠乃天佑我朝之祥瑞也。”
朱元璋微微頷首,抬眼望向遠方,心中似已有宏圖大展之策。
繼而轉身,對王景弘道:“王景弘,讓他們將這邊花圃全拆了,咱要將這塊地翻一翻,全部種上洪薯。”
“遵旨,皇爺。”
王景弘領著小太監當即著手清除花圃。
一旁一慣節儉的馬秀英,連忙叮囑道:“王景弘,你們幾個都小心著點,別可揪斷了,這些都是名品種,回頭選一些種到盆子裡送到坤寧宮去,其餘的各妃子那兒都都些,都是金貴的花草,扔了可惜。”
此時,一直候在旁的商部侍郎沈榮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皇上,這洪薯雖好,然其種植之法,臣以為尚需在各地細細推廣。聽聞民間農戶種植之法多有粗放,臣懇請陛下恩准,派遣專員去往各地,指導百姓種植,方可保其高產,福澤萬民。”
朱元璋聽後,捻鬚沉思片刻,道:“沈愛卿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由你去辦。日後選些熟知農事、機靈能幹的,務必要讓百姓們都能種好這洪薯。”
沈榮連忙跪地謝恩:“臣遵旨,定不負陛下所望。”
……
此時,火藥司中,陶成道聽到季如風索要5000斤黃火藥,人都傻了。
“先生,莫要說笑,5000斤斷然無可能。”陶成道義正嚴辭地拒絕道。
開什麼玩笑,這一個月下來,他火藥司上上下下忙成狗,一共才提煉了一萬餘斤,製作地雷和火龍已經消耗了4000餘斤。
即便季如風掏出瞭如朕親臨的金牌,還是不肯就範,想要拿5000斤,這幾乎是他全部家當,絕對無可能。
“嘿!陶老,沒想到你還是個老頑固!要你5000斤火藥怎麼了?我又不白拿,我出雙倍價錢。”
見陶成道死活不同意,季如風也有些上頭,不由惱怒地喊起老頑固來。
頑固的陶成道,也是分毫不讓,梗著脖子懟道:“你今兒就是說破天,也別想拿走5000斤,最多500斤,多一兩都沒有。”
“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