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不要小看羅浩這個水果店。

澳門迴歸以後通常還是按舊制老稱十六兩為一斤(差不多605克),國內標準十兩為一斤(500克)。談價格時按舊制,稱稱時按國標,想吃足稱,沒有那回事的。

當時匯率是一澳門元換0.87元人民幣;一港元換0.89元人民幣。這兩種國內地方性貨幣錨定了人民幣,不管人民幣和其他貨幣匯率如何,兌人民幣匯率都固定不變。談價格按人民幣,找零給澳門元、港幣,回頭再找過來,一句話換算錯了完事。有時遇到人家付美元,竟然也是以人民幣等值算。

在一個菸酒店買水的時候,我親眼看到一金髮碧眼的中年盎格魯撒克遜白人買菸,好像是17塊(人民幣)錢吧,對方付了一張100美元面值的鈔票,老闆裝模作樣的看了半天,一口半通不通的英語夾雜著流利的粵語熱情和人家攀談,才不管你聽不聽得懂。然後神情淡然、很自然地隨手找給人家83塊人民幣。

看得我一愣一愣的,估計是我的話,沒有那個膽量,當時匯率應該是一美元換八塊二人民幣。好傢伙,一包煙就含淚賺了人家700多塊人民幣,比我辛苦一天賺的還多。

內地客人喜歡買萬寶路,三個五,南洋雙喜(菸草專賣時代,內地好多地方買不到),整條以零售價收款,大飛(快艇)送過來的香菸(專門有人開大飛從對岸不經過海關帶過來,還有洋酒,水果等等。只要你想要,我懷疑連葡京大酒店都能給你拉過來),價格比菸草公司批發價低的多。

俗話說無商不奸,可是好像整個珠海市橫琴島的小攤小販到處都這樣,特別是街上騎著三馬車賣甘蔗的,皮一削、重量變了,你再找回來也不理你,一般買一斤給你半斤、六兩,能給到八兩都覺得你好大面子的。

中規中矩做生意反倒out了,沒有利潤就堅持不下去,在這裡更像是隨波逐流,同流合汙了吧,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直到現在,你在橫琴島遊玩,還是要注意一下,儘量去有點規模的超市消費,避免入坑。當然在深圳街頭的小商小販也有大把類似情況,不和這個行業接觸你是永遠不知道。

不是看別人家碗裡的包子大,羅浩的水果店生意很好,我的生意也不錯。24個房間,起步價80,最高的一間180,經常是客滿的。打掃衛生的阿姨常喊累,我在大廳的時候會給她拿瓶飲料,她喜歡喝九三三北苑大紅袍、或者烏龍茶,貌似在珠海的街頭、這幾樣澳門生產的飲料銷量大、好賣。

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把自來水燒開冷涼了喝,很少喝飲料。

幫我看前臺白班的年輕小妹豐滿、漂亮、又奔放。珠海本地城郊的,初中畢業沒有繼續讀書,她說已經跟著媽媽到處打工幾年了,她媽媽在附近海鮮市場幫人賣魚。

我晚上值班,反正開滿了、或者夜裡12點以後沒有人,就在吧檯後面的摺疊床上睡覺,只要沒有客人退房,一直睡到上午10點小妹來上班,我再上樓接著睡。

天冷了以後、小妹看白班也不把摺疊床收起來,直接坐床上被窩取暖。打掃衛生的阿姨和賣水果的羅浩取笑她“又鑽老闆的被窩了”。

在橫琴一帶住宿業不需要像內地其他城市一樣上街拉客,都是在店裡等客上門。

我接手這個店一個多月,琢磨出來有個竅門,週末、節假日時候人特別多,要會控房,傍晚大量客人上門的時候故意說開滿了,等夜裡12點以後別家都關燈了,船上下來的(不經過口岸通關,直接從對岸坐大飛避過邊防檢查過來的,部分專門帶貨),直接一間房加30--50塊錢,人特別多的時候,加價100也有人住。

不過這樣做非常考驗你的眼力勁,不像學校、單位的食堂,吃飯人員、消費群體基本是固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