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婚姻不只是張婚約(第1/2頁)
章節報錯
元旦過後,整個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的崗位作了調整,工作上也作了另外的分工。
原材料倉庫管理員調入中轉倉,接任梁麗雅的那部分工作,新招了一位統計員接任一凡的職位,一凡和梁麗雅一起負責材料倉庫。
同時,為了集中材料管理,公司的兩個開料車間:不鏽鋼、鐵及銅製品開料車間劃歸材料倉庫管理,一凡擔任材料倉庫的負責人,梁麗雅協助他負責倉庫的其他工作。
這些調整是基於一凡寫的那份《公司現狀調查報告及思考》。
公司領導班子透過研究、商討,覺得實施區域性機構改革有其必要性,才作出了這個重大決策。
材料倉庫有三個分倉庫:不鏽鋼、鐵倉庫、銅型材倉庫、廢品倉庫,職責是負責所有材料的採購入庫登記、流入開料車間的材料登記及廢品銷售的出庫。
接過材料倉庫的工作,首先是材料的盤點,不鏽鋼、鐵材料都是一些塊料,按材料的厚薄及塊數歸類盤點,對一些已開料未進入車間的進行厚度和規格記錄,這是比較簡單的,銅型材盤點按照型材規格全部進行稱重,對於開料車間返回的廢品全部迴歸到廢品倉,工作量不是很大,公司為了盤好這次點,專門分配了兩名搬運工協助。
忙碌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總算把倉庫的盤點工作弄完,梁麗雅累得腰痠背痛,一凡看她可憐的樣子,上前幫她按摩。
材料主倉庫成了一凡與梁麗雅的臨時夫妻倉庫,辦公地點設在銅型材倉,一般的情況,不鏽鋼倉庫和廢品倉庫都鎖著,其實如果一開始整理好了倉庫,平時工作是不太累了,累的時候就是廢品出倉和銅型材入庫,站的時間會長一些。
在材料倉庫上班接觸外界的人比較多,有些送貨來的老闆,有些來收購廢品的老闆,自然,材料倉就比較熱鬧,直接打交道的是供應部門。
供應部門都是些中山石歧人,他們比較大的特點就是老油子,天天與外面的人打交道,練就了一副油嘴滑舌的本事,所以很多沒事的人經常來材料倉談天說地,其實其目的大家心知肚明。
倉庫兩人自然經常出外吃飯,有時加加班,幫送貨的人稱重,或一大早送來貨的,上班時間就更沒定準了。
幸好梁麗雅家裡沒人管,才活得輕鬆快樂。
一凡每天除了要開叉車把材料送到兩個車間之外,基本下午就沒事。
去廢品倉庫負責稱重,這是一個有點油水的活,收廢品的老闆擔心一凡會過份認真,有時打賞點小費給他,但是偷雞摸狗的事一凡可不幹,他也不差這點錢,遇到一個病人都比這些強。
但一凡不會這樣做,保證不了梁麗雅會這樣做,外面車子只需憑倉庫的稱重單,憑財會部的放行條,門衛就可以放行,手續簡單、方便。
梁麗雅有次對一凡說,那個高老闆給了她一百塊錢,要她過稱時放鬆點,問一凡這樣是不是犯錯誤,一凡說,他給你收就行,但自己憑良心做事,做到公正、公平,不故意殺稱,走到天邊都能說得過去,尤其是那些銅末水份大,適當扣除點水份也是通得過的。
一凡嚴格要求自己,也勸告梁麗雅別做得過分,憑著兩人的智商,一凡也知道她為什麼能進入材料倉庫來上班。
一凡說,這是你舅給你的照顧,但你不能憑這種關係就膽大妄為。
梁麗雅一直聽一凡的話,也一直這樣做。
有一次,南海銅型材公司送貨到公司,在返回時,順便把銅廢品拉回去,他們要求梁麗雅在重量上做做文章,多出部分另外給她多少錢,梁麗雅沒這樣做,稱重公平,是多少就寫多少,那天正好公司要求重新出外面去過地磅,地磅顯示重量與她一磅一磅稱出的重量相差不了幾公斤。
梁麗雅連尿都嚇出來了,一凡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