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城門樓下。

“宋憲已死,爾等還不棄械投降,更待何時!”

聲如巨雷,在蒼穹迴盪:宋憲已死,宋憲已死……

伴隨著這一聲如雷巨吼,只聽城門樓上傳來嗚咽長號聲。從城門兩邊,呼啦啦衝出二百餘軍卒,手持大槍長矛,惡狠狠盯著那些扈從,團團包圍。與此同時,箭樓垛口後出現了一個少年將軍。七尺出頭的身高,身著一件大紅色禪衣,內著長袍。頭戴綸巾,腰繫玉帶,掌中一口大刀,臉上透著平靜之色。在他身後,還跟著兩個壯漢,兩人手中各執一杆大槍。

“我是海陵尉曹朋,今有逆賊宋憲犯境,特將其誅殺。

三息之內,爾等放下兵器。三息之後,若還有手持兵器,並於馬上之人,格殺勿論!”

他的聲音並不是很洪亮,甚至還帶著一絲少年稚氣。

可是,在這清晨裡,卻透著一股詭譎之氣。話音剛落,就聽他身後大漢厲聲喝道:“一!”

喊聲未落,噹啷一聲,一名扈從便丟了兵器,從馬上滾落在地。

“我投降,我投降!”

有一個人領頭,就會有第二個人跟上,第三個……

轉眼間,宋憲那七十多名扈從,紛紛下馬,丟掉手中兵器,匍匐在地,一動也不敢動。

跨坐照夜白的甘寧忍不住啐了一口唾沫,“孃的,一群沒卵子的貨色。”

他抬起頭,向城樓看去。卻發現曹朋已經不見了蹤影。站在城樓上的,是方才護衛曹朋的兩人之一。

他,叫做王旭。

曹朋在決定出兵馳援之後,第二天一早,便率領八百海陵精兵,離開了海陵縣。為什麼是八百人呢?這裡面還包括了二百臨時徵召的輜重兵,以及夏侯蘭之前徵召的一百名巡兵。

甘寧為前鋒,曹朋率三百人為中軍,王旭翟冏領二百人,押運輜重。

就在快抵達淮水的時候,曹朋收到了鄧稷的第二封來信。第一封信,是在射陽時收到,內容很簡單,鄧稷請求曹朋立刻出兵援助;而第二封信的內容,卻使得曹朋吃驚不小……

鄧稷在信中說:海西無需馳援,宋憲不過烏合之眾。

然則宋憲已取。呂布難敵。擊敗了宋憲,定會令呂布出兵征伐。海西真正的危險,不是宋憲這六千兵馬,而是呂布的第二次出兵。所以。鄧稷認為,若要保住海西一年以來的成果,絕不可使戰火在海西治下燃起,應該拒敵在海西以外……請曹朋率兵,連夜偷襲曲陽。

“這是何人所謀?”

“呃,小人臨出發時,鄧縣令命鄧芝先生為別部司馬。”

胡班小心翼翼回答道:“而且,鄧縣令還把全縣兵馬,盡數託付於鄧芝先生,有他謀劃拒敵。”

鄧芝?

曹朋恍然大悟。

他太瞭解自己的姐夫了。鄧稷並沒有這個魄力。

鄧稷本就不是一個長於軍事的人,包括曹朋在內,也非帥才。能想出拒敵於海西之外這等策略的人,一定是個膽大而有謀略之人。

鄧芝,果然來了!

不是每一個穿越者。都能成為軍事奇才。

曹朋自己清楚,讓他想出些鬼點子,弄出些旁門左道還行。

真要是涉及到行軍打仗,運籌帷幄,可不是看兩本兵書就能夠做到。兵書戰策,只是教授戰爭的基礎。曹朋看過司馬法,讀過孫子兵法。甚至在前世,還翻過幾章馮克勞維茨的《戰爭論》。但又能如何?他還是沒能成為軍事奇才,到頭來也只不過是一個小縣城裡的刑警。

也許,有人會說,經過系統學習之後,肯定能有所成就。

可問題是。曹朋前世也非軍校畢業。就算是從軍校裡出來,也不見得個個都能成為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