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也認為,河西之事可為?”

司馬徽手持鶴翎蒲扇,輕輕扇了兩下道:“可為不可為,尚未可知。

但曹友學有一句話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導;名師指導,不如自己去悟。有些事情,終究是要自己決定。公威既然決意應邀前往河西,我也不好阻攔,且看他造化如何……”

諸葛亮頓時沉默無語。

他抬頭看向龐林,“士坰也要去嗎?”

龐林,是龐統的兄弟,年二十一歲。

他笑道:“我尚未決定,只是想去看看而已……畢竟現在這河西只是個設想,能否成功,尚在兩可。我已有三載未見兄長,所以藉此機會,於公威大哥同行。”

諸葛亮點了點頭,有些猶豫不決。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往河西走一趟呢?

“孔明,今喚你前來,還有一樁事與你知。

前些時日,蔡家有意將女兒嫁於你,為此事還專門找到了龐山民商議。你阿姐似乎也頗為滿意,故而讓我轉告你,過幾日到襄陽城裡走一趟,順便看看蔡家女兒。”

蔡家女兒?

諸葛亮有些猶豫。

他想了想,“若只是看看,那我走一趟倒也無妨。

只是學生如今學業未成,恐怕……對了,公威你們何時啟程?”

“明日一早便動身。”

“這麼著急?”

“倒也不是說著急,而是河西天寒的早,若去的晚了,恐怕會耽擱行程。此時前去,正可檢視河西情況。若到了隆冬時節,會有許多麻煩……早一日過去,多一分了解。”

“既然如此,那今晚我們當不醉不歸。”

諸葛亮心中頗有些不捨,孟公威慨然答應。

司馬徽坐在一旁,面露笑容,看著諸葛亮等人,暗自道:“也許,就要開始了!”

+++++++++++++++++++++++++++++++++++++++++++++++++++++++++++++

曹朋回到駐地以後,徑自找到了田豫。

“我找到了蔡大家。”

田豫一怔,頗有些驚喜道:“蔡大家今在何處?”

“左賢王劉豹帳內。”

田豫當然也知道,曹朋尋找蔡琰的任務。聞聽之後,頓時露出一抹沉吟之色。

“左賢王,劉豹?”

“正是。”

“這事情,恐怕有些不太好辦啊。”

“怎麼了?”

“據周良密報,劉豹近來和臨沂侯走的很近。

此人頗為桀驁,性情暴烈。若我們與他直言討要,恐怕反而會害了蔡大家的性命。”

“他和臨沂侯接觸了?”

“接觸的很頻繁……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我要告知與你……我發現了一個人。”

“誰?”

“伏均!”

好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整整三年了,未曾聽人提起過伏均。

曹朋倒是聽說了,當初曹操曾下令緝捕伏均,可後來音訊全無。

“他在這裡?”

“正是,而且是在右賢王去卑帳下出任從事。本來,我也不曉得他在這裡,還是周良在偶然之間發現了他的蹤跡。周良發現,伏均近來出入臨沂侯大帳頗為密切。而且每一次出入臨沂侯軍帳時,必有左賢王劉豹的人在,所以周良……”

伏均,是右賢王的人。

他和臨沂侯劉光接觸,也不足為怪。

畢竟劉光是漢帝心腹,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劉光和伏均是為同一個人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