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河西第二彈(二)

曹彰嘿嘿直笑,牛剛則撓著頭,閉口不言。

有時候,不說話比說話更具有表達力,曹朋頓時明白了,這傢伙定是翹家出來。

不過,他也沒有當著眾人的面呵斥,甚至連問都不問。

“好了,我們進去再說。”

曹朋說著話,邁步往軍營裡走去。

而這時候,郝昭已帶著人從營中走出,見到曹朋後,他連忙躬身道:“末將甲冑在身,不能全禮,還請公子恕過。”

“伯道,你怎麼來了?”

“奉車侯聽說公子鎮撫河西,擔心公子身邊無可用之人,所以命末將先行前來。子山他們已過了潼關,因八千戶移民遷徙,故而行動緩慢,預計要到下月中才能抵達。臨行之前,子山還要末將向公子問好,說他會盡快趕來河西,為公子效力。

此外,文珪也已抵達東郡。

鄧校尉知道公子這邊的條件艱苦,所以正積極籌措糧草。文珪暫時在東郡等候,估計也是在下月抵達。文珪還說,鄧校尉已準備六千石糧草,會經由河東送抵河西。如今曹公對河北用兵在即,所以鄧校尉能給予的幫助,也只有這麼多。”

鄧校尉,就是鄧稷。

五月初,原東郡太守滿寵渡河出鎮河內,舉薦了鄧稷為東郡太守。

為了這個任命,還引發了朝堂上的爭執。有的人認為,鄧稷太年輕,且身有殘缺,為屯田校尉尚可,但執掌一方,未免於理不合。好在,由於種種原因,使得清流並未參與這場爭論。這也就使得挺鄧派佔了上風,最終透過這個任命。

鄧稷,近三旬,正式成為真兩千石大員,正式邁入了曹魏的核心階層。

隨著鄧稷出掌東郡,也代表著曹朋一家人已成為曹操的重臣。城門校尉,武庫令,奉車侯曹汲;東郡太守,屯田校尉鄧稷;北中郎將曹朋,一門六千石俸祿,在曹魏陣營中,堪稱少有。即便是似荀彧郭嘉這樣的重臣,也沒有這等榮耀。

曹朋知道,他一家人已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不過,誰在乎這些?

曹魏早晚得天下,曹朋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抱緊曹操的大腿。

而此時,正是曹操走向巔峰的關鍵之時,司馬懿還在漆縣,充當著曹丕的幕僚,默默無聞;諸葛亮仍耕讀隆中,尚未三分天下(曹朋還不知道,諸葛亮已經出山)。曹朋,已經走在眾人之前。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不斷鞏固他的優勢。

郝昭在前邊領路,曹朋一行人走進兵營。

“伯道領幾多人?”

“此次來河西,共七百人,其中黑眊三百,飛眊一百,尚有三百僕從。”

“三百僕從?”

曹朋愕然道:“這好端端,領許多僕從作甚?”

郝昭笑道:“此老夫人的安排。”

既然是張氏的安排,曹朋也就不好在說什麼了。依著他的品秩,許都現有六百黑眊和兩百飛眊。郝昭這一次,一下子抽調出了一半私兵,也算是一個極限了。當然了,隨著鄧稷和曹朋的地位越來越高,他可以蓄養的私兵數量,也將隨之增加。

按照律法,曹朋身為北中郎將,可蓄養八百私兵;鄧稷身為東郡太守,同樣可以蓄養八百私兵。再算上鄧稷的品秩,曹朋家裡可蓄養兩千以上的私兵。可不管是曹朋還是鄧稷,卻不敢真的招攬這麼多的兵馬。如果他一家有兩千私兵,估計老曹會第一個找他們的麻煩。所以,到目前為止,曹家也不過八百私兵而已。

當然了,這也有精兵難尋的因素在裡面。

如果曹朋真有兩千精兵的話,想來曹操會睡不著覺的……

“子文,你們怎會走在一起?”

在大帳裡,曹朋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