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三年後(第2/4頁)
章節報錯
教授曹衝。
建安六年,袁紹再次興兵。
二十萬大軍在六月強渡大河,與曹操在蒼亭決戰。
曹操採納了程昱之計,背依大河,與袁紹決死一戰。他設下八面埋伏,於蒼亭大敗袁紹,使得袁紹再次大傷元氣,退回河北。而蒼亭之戰後,曹操順勢渡河,開始了征伐河北的腳步。曹朋並沒有參與蒼亭之戰,依舊留守於許都城內……
於他而言,蒼亭之戰本就是歷史上存在的戰事。
也就是說,當蒼亭之戰尚未開啟的時候,曹朋已經知道了結果。
建安七年五月,袁紹積鬱而亡,年四十九歲。
對蒼亭一戰,曹朋實在沒什麼好說。私下裡,龐統曾說過:官渡之敗後,袁紹雖然元氣大傷,但根基猶在。曹操想要消滅袁紹,非十載不能全功。可惜,他冒然開啟蒼亭之戰,徹底動搖了河北的根基。二十萬大軍覆沒,也使得曹操必將由守轉攻……袁紹此人,心氣太高。如果他能放低一些,這勝負尚未可知。
對此,曹朋不予置評。
袁紹病故後,也預示著曹操徹底佔居了主動。
石韜是在建安六年,蒼亭之戰結束後,隨徐庶一同來到許都。
徐庶接到了龐統的書信,當讀到了那首遊子吟之後,竟忍不住放聲大哭……
雖然諸葛亮和孟建崔州平苦苦挽留,奈何徐庶歸心似箭,三人只得與他灑淚而別。
石韜是徐庶的至交好友。
徐庶既然要回家,他也不想繼續留在荊州。
建安六年八月,兩人先回到了潁川。徐庶先拜訪了在潁川書院任教的黃彣,隨後便拉著石韜,來到許都拜會曹朋。一番商談後,曹朋便舉薦徐庶前往東郡,任東郡司馬之職。建安六年,蒼亭之戰結束後,夏侯淵奉命前往河內,出任河內太守……程昱則擔任兗州刺史之職,拜鄧稷為別駕,兼掌酸棗令,典農校尉。
徐庶也因此,得到了鄧稷曹朋的推薦,被新任東郡太守滿寵拜為司馬,與鄧範並列。
石韜留守許都,在太僕寺任職。
後又經曹朋的推薦,出任曹衝的授課老師。
曹朋在過去兩年之中,又寫出了《弟子規》一文,與《八百字文》《三字經》並稱三篇,隱隱成為所有書院私塾的標準啟蒙教材。曹朋也因此而得啟蒙宗師之名。
只是,曹朋在清流中的名氣越來越響亮,曹操卻始終沒有讓他入仕。
以至於連孔融都站出來為曹朋說話,可曹操依舊駁回,認為曹朋還需繼續思過。
就這樣,一晃已是建安七年末。
曹衝身後的兩個童子,文弱的是荀彧次子荀俁;而結實高大的,則是曹朋的外甥鄧艾。鄧艾比曹衝小一歲,可論個頭,卻比曹衝還高。自建安五年一同在曹朋門下學習,鄧艾曹衝還有荀俁三人的關係極好,私下裡常以兄弟而相互稱呼。
對此,曹朋視若不見。
角場上,曹彰大槍鐺的一聲與牛剛大斧交擊。
巨大的力量,令曹彰手臂發麻,連連後退……
“子文,你輸了!”
牛剛大笑一聲,輪大斧猱身而上。
那車輪大小的圓盤巨斧呼嘯,將曹彰逼得手忙腳亂。好不容易從牛剛的大斧中脫身出來,曹彰面紅耳赤,猛然大吼一聲,身體向下一壓,大槍撲稜稜一顫……
隨著他抖搶剎那,只聽從他體內,傳來一種若有若無,似有還無的古怪聲息。
“虎豹雷音?”
曹朋眼睛一亮,輕輕點頭。
看起來,曹彰的功夫已經練到了一定程度,骨骼和筋肉爽利而堅實。這個時候,功夫就要往身內走,也就是要沁入五臟六腑。曹朋當初習武,也經過這麼一個階段,當然知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