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3/3頁)
章節報錯
但旋即,就被馬良駁回,“叔至的想法不錯,可是這報紙如何開辦?且不說其他,我打聽了一下,過去兩個月來,連帶真理報的創刊號,曹友學一共發行了七期。每一期最少有五百份,也就是說,兩個月裡,他們動用了三十五刀以上的紙張。這種硬黃紙工藝繁瑣,我們至今仍不清楚,曹友學是如何造出來。這三十五刀特製的硬黃紙如何獲得?就算是從福紙樓購入,所需花費必然驚人。更不要說,要撰寫文章,還要找人抄錄……我做過一個計算。曹友學每期五百份報紙,至少需要一百人,連續抄寫六天之久……我不知道曹友學是如何拓印出這些內容,可如果是抄寫的話,但只是這人手,咱們恐怕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湊足。”
陳到,頓時滿面通紅。
曹朋的真理報,是透過活字印刷術進行刊載。
而所使用的紙張,也是經過特殊製作,從滎陽送至南陽。
聽上去,路途遙遠,似乎要花費不少。可實際上,這些特質的紙張,隨同其他的紙張一起運送,甚至不需要曹朋出一個大錢。比如說,曹朋需要兩千刀特製硬黃紙,只需要請鍾繇在進貨的時候,隨同商隊順路運送過來。而作為福紙樓合夥人的鐘繇,絕無可能拒絕這個請求。
一次兩千刀紙張,足夠曹朋三個月使用。
而印刷報紙,不過十人而已。
至於文章來源,則有盧毓出面負責,輕而易舉,不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鄧迪給曹朋了二十多個族人,其中不少都是識文斷字,一併成為盧毓的手下,專門負責校對。於是乎,開辦南陽真理報,只需要二十個人,便可以輕而易舉的完成。卻輕輕鬆鬆,控制了整個南陽輿論。
關羽面頰,微微抽搐,“難道,就這麼置之不理?”
劉備深吸一口氣,沉默良久之後,極為無奈的苦笑道:“而今之計,也只有忍耐。
曹友學用此手段,雖能獲得奇效,卻終究非正道。待秋收之後,我糧草充足,再伺機而動不遲。”
“不錯,如今之計,也只有如此。”
面對曹朋這種新穎的手段,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只是,荀諶卻露出凝重之色:那曹友學,會等到秋收之後嗎?
他眉頭緊蹙,片刻後輕聲道:“主公,單靠我們,恐怕力不從心。若主公要與曹友學開戰,必須要將劉表,拖進來才是。”
劉備聞聽,不由得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