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連著過了好幾日,他們的房子和香皂廠終於修好了。

創業積極分子沈言清先是去肥皂廠巡視了一圈,好傢伙,真是寬敞明亮啊,這銀子花的多就是好使。

工廠旁邊還修了一排房子,用做工人臨時休息的地方,沈言清對此很滿意,跟自己想象中的一模一樣。

看完了廠房,眾人才跟著她浩浩蕩蕩的去了新家。

廠房和新家隔了一段距離,中間用一排圍牆分隔開來,這是沈言清第一次踏入新家,心情難免有些激動。

一開門進去就是一個巨大的院子,旁邊一圈鄭師傅按照她的想法預留了花圃。

再往旁邊一點位置,是一汪不斷湧動的泉水,用竹子給接了起來,看起來像是古代版水龍頭。

這是從後山引入的山泉水,這泉水日日湧動,被林硯之安排將水給接了過來。

“這裡有個塞子,如果不想用水既可以把管子給堵上,這是硯之想的法子,這樣以後你嗯就不用去井裡打水了,方便多了。”

確實方便,之前沈言清打過一次水,差點沒把自己腰給折了。

林母看見後說什麼也不讓她去取水了,都是自己親力親為,這事兒還把沈言清搞得非常不好意思。

現在有了這個自來水管,用水就方便多了,可以說是解放了雙手。她轉頭看向林硯之,給他說了一個‘牛逼’的口型。

林硯之一臉懵的看著她,實在不懂是什麼意思。

“對了清丫頭,你這個叫什麼窯來著?究竟是幹嘛的啊?我以前從來沒見過!”

“這叫麵包窯,可以做一些麵包之類的東西?”

沈言清在一旁解釋到,她以前在短影片上看到過,早就想擁有同款了,現在自己終於得到了,心中自是高興。

“言清你都哪來的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啊,我幫人建過那麼多的房子了,在你家可真是開了不少眼界!

那個叫炕的,用了之後冬天真的就不冷了嗎?還有茅廁,也太神奇了,跟我們平時用的完全不一樣!”

說起茅廁,沈言清真的苦旱廁久矣。

於是她跟林硯之說了上一世沖水廁所的原理,他這腦袋瓜子也真是好使,沒兩下就把設計圖給畫出來了。

“我哪裡知道這些啊,還不是硯之說的,他看的書多知道的也就多。”

現在但凡有什麼問題,她就把自己的秀才老公搬出來,反正讀書人的事兒,一般人肯定是不懂的。

“所以說還是要多讀書的好,到時候我也要把我家小川送到村子裡的學堂,爭取有硯之一半的見多識廣!”

林硯之汗顏,默默接下這些誇讚。

新房子林硯之幾乎是全程盯著完成的,尤其是在沈言清提到過的麵包窯、炕、廁所等環節他格外重視,甚至很多都是他親自動手來參與的。

他們圍著轉了一圈,都格外滿意,尤其是小花石頭,想到自己要住進這樣的大房子,都激動的不得了,甚至早早便已經將舊房子的行李給收拾好了,就等搬過來了。

修完房子,村裡人最期待的便是上樑儀式了。沈言清買了大大的一匹紅布包上去,看起來喜慶吉祥。

小孩子最期待的則是撒食物的環節了,沈言清都還沒有動,他們便已早早的站在一團。

當那些點心、糖灑下的一瞬,一個個就跟被餵食的魚一樣,爭搶做一片。

大人們則在一旁笑著,看著自家小孩喜笑顏開的樣子,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各位鄉親們,今天都來我家吃飯哦!麻煩大家互相通知下,別漏掉了哦!”

按照習俗,新房子修建好之後是要請鄉親們吃飯的。

沈言清和婆婆早早的便駕著騾車,去鎮上買好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