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

“這娃娃天天在旁邊看著,也學會了算賬!”

“啥?這小娃娃?”

“可不是嘛~還是里長叔發現嘞,有次算撇叉了,娃兒在旁邊說出來了對的數。”

“呀!這還真是個稀奇的事情嘞~”

“可不,後來這娃娃沒事兒的時候,就往我哪裡跑。

去了也不吵不鬧,自己玩草藥,見我經常看書,也把我的那本草藥書也看。

後來我採的草藥,娃兒也經常幫忙歸置。

去年入夏的時候,這娃兒拿著我曬的當歸說出了名字。”

高郎中一把拉住秦師伯的手肘:

“師兄,能不能再來塊肉?

嘻嘻,我當時太驚喜了,怎麼有這麼靈的娃兒~”

“哎~正聽道勁頭嘞,當歸!

給你師叔再來一碗,哦~給娃娃另加塊肉!

你快說嘞,後來咋回事兒嘞?”

“後來呀~我又拿著幾個曬著的藥問了幾味,孩子都說出來了。

娃兒太小了,就沒正經拜師。

我就索性開始教著玩兒,打發打發光景,便得閒時教她藥理和號脈。

心想著,這麼枯燥又深奧的東西,估計沒幾天小娃娃就沒耐性了。

沒成想,那麼小的娃娃卻堅韌得很,竟長久的學下來了~

現如今把脈十有七八都能了,平時學習那些藥理,竟比一些大孩子還肯下功夫。”

“好啊!好啊!這娃兒後面的光景,說不準有啥造化捏~”

“師兄,這次來,我把平時遇到的難題,還有我試了療效比較好的幾個方子,都帶過來了。

等您忙好了,我們商討商討~

如果,有識得郡裡的醫館,我想去掛幾日診,學學人家大地方的經驗。”

“還真別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大前年,有個磐龍郡的錢大夫去牛首嶺採藥,回程路過這邊下起了大暴雨。

本來是來躲雨的,沒成想雨停不下來,都是同行我就把他留宿了一宿。

晚間小酌了兩杯,沒成想越聊越投機~

這幾年我家有事去郡裡,亦或他有事路過我家,總要走動走動的。

說起來,他明日也要來的,大概中午來用午膳。”

“好呀!那太好了,如此就麻煩師兄了~”

“你我師兄弟間,說什麼麻煩嘛!”

兩個人又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各自的事情。

夜漸漸深了,大家為明天的宴會各項事宜都準備妥當了。

秦師伯拉了高郎中一起抵足夜話。

秦伯孃見狀就來照應五丫,領著孩子跟自己一起梳洗安寢了。

第二日,一大早便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秦家日常有一個廚娘,和兩個灑掃的婆婦,這天一早又來了好幾個,上崗後立馬各司其職忙碌開來。

因著本縣的好友,從早飯便開始來吃了。

一時間各式早點的香氣,一聲接一聲的道賀送禮,主人家迎來送往,有一些故舊高郎中也熟識,給娃娃送了禮之後,便幫著秦師伯一家一起招呼了。

沈槐也送了一個小禮物,是跟四個丫們學編的草蚱蜢,加上趕集的時候買了個好看的絡子。

這倒是讓所有人吃了一驚,這是第一次收到這麼小的孩子,自己準備的禮物。

正常人情來往,都是大人準備好了,小孩子走個過場,更對小五丫刮目相看了一點。

午時之前,錢大夫攜錢老夫人,帶著他家的孫子孫女趕著馬車到了。

放木村的鄉親們要走一天一夜的路,趕馬車大半天也就到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