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玄門內部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原先滅玄門的殘餘勢力瞅準時機,暗中勾結那些理念與之契合的門派成員,妄圖趁著這混亂勁兒,從太玄門內部發起致命偷襲。他們心裡清楚,局面越亂,渾水摸魚的機會就越大。

於是,這幫人悄無聲息地混入基層修士群體,打著響應創始祖師號召的幌子,四處肆意破壞,行徑愈發張狂,甚至釀成了多起傷亡慘劇。而那些被迫流亡海外諸島的勢力,聽聞太玄門內亂,也開始摩拳擦掌,準備殺個回馬槍。一場來勢洶洶的暴風雨,已然在看不見的角落加速醞釀。

偏生在這節骨眼兒上,宛如定海神針般的太玄門創始祖師,竟然毫無預兆地突然隕落。訊息傳開,瞬間引爆各方猜測。有人篤定,以祖師的修為與威望,絕不可能無端暴斃,定是遭了小人的毒手,被暗中謀害;也有人覺得,生老病死乃是天地間的生死法則,任誰也逃脫不了,祖師年事已高,走到生命盡頭也屬正常。眾說紛紜之際,太玄門的局勢愈發危急,如同一艘在驚濤駭浪裡失去舵手的巨船,搖搖欲墜。

歷經那一陣動盪混亂後,太玄門現任掌門,這位被江湖尊稱為 “二代目” 的關鍵人物,終於逐步穩住了風雨飄搖的局勢,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中央。他審時度勢,接連丟擲一系列頗具前瞻性的舉措。

就拿修煉資源分配來說,他指出,全員追求同步修煉,在當下資源受限的現實面前,不過是理想化的泡影。倒不如集中優勢資源,先助力一部分天賦出眾、潛力無限的修士快速提升修為。待到這批人修煉有成,擁有了足夠的能力與威望,便能回過頭來引領其他同門共同進步,形成梯隊式的發展模式。

外交方面,他更是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向江湖其他門派遞出橄欖枝,宣稱與海外勢力也無需劍拔弩張、不死不休。大家身處同一片江湖,各有所長,完全能夠擱置過往的矛盾嫌隙,友好往來,透過物資交換、功法交流等方式,達成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在他這一套組合拳的運作下,原本僵持不下、激烈纏鬥的各方勢力,慢慢放下了對立的姿態,江湖上的硝煙逐漸散去。這場曠日持久、波及甚廣的大戰,至此才算是真正落下帷幕,為動盪多年的修仙界,重新換回了來之不易的和平。

然而,看似風平浪靜的江湖,實則暗潮湧動,矛盾與衝突從未真正消弭。太玄門調整策略後,資源分配重心向少數精英傾斜,那些出身平凡的弟子,漸漸發覺獲取修煉資源愈發艱難。他們中的不少人不甘困於這侷促之境,紛紛另謀出路。有的憑藉自身所學與膽魄,自立門戶,試圖在這修仙界闖出一片獨屬於自己的天地;有的則心灰意冷,徹底放棄修行,轉身迴歸凡間,重拾普通人的生活。

隨著大批基層弟子的流失,曾經威震八方、在江湖上揚起烈烈風雲的太玄門,實力如潮水般緩緩退去,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相較之下,其他門派抓住這難得的發展契機,趁機崛起,蓬勃壯大。此時的太玄門,歷經波折後元氣大傷,也沒了往昔那份咄咄逼人的攻擊性,只守著一方天地,默默維繫著門派的運轉。就這樣,江湖彷彿兜了個大圈,又緩緩回到了往昔那種相對穩定、各安其位的狀態。

儘管江湖重歸往昔的平靜,太玄門也不復昔日輝煌,可它曾經的颯爽風姿,還有那位太玄門創始祖師 —— 如今被尊稱為 “一代祖” 的超凡理念,依舊深深烙印在眾人心中,難以磨滅。有些事物,只要在歲月裡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就註定不可能讓一切回到原點,彷彿一場風暴過境,總會在世間留存下些許痕跡。

陸回與小王,歷經歲月打磨,已然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物。他倆對當下太玄門的狀況深感失望,最終選擇毅然退出門派。

小王心思活絡,憑藉一手精妙絕倫的機關術,在江湖中經營起屬於自己的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