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是朱高熾與其嫡妻張氏所生的長子(關於其出生年的爭議,參見“人物爭議-出生年代”目錄)。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祖父也就是當時尚為燕王的朱棣曾經作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的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覺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夢中的情景正映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2][4]明宣宗朱瞻基朱高熾在永樂二年(1404年)被指定為皇太子,永樂七年(1409年)朱瞻基跟從明成祖巡幸北京,明成祖令朱瞻基觀看農家耕種所用農具及田家衣食,並作《務本訓》贈給他。永樂八年(1410年),明成祖北征蒙古,命朱瞻基留守北京。永樂九年(1411年)十一月,朱瞻基被冊立為皇太孫,開始加冠。從此刻起,無論是巡幸北京還是征討蒙古,朱瞻基都跟隨明成祖。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瞻基跟隨明成祖朱棣二徵漠北。李謙鼓勇皇太孫朱瞻基追擊九龍口,遭到瓦剌騎兵圍攻,事危。幸賴明成祖派來的騎兵及時來援才得以解脫險境。明成祖曾經命學士胡廣等人到漠北軍中為太孫朱瞻基講論經史。足可見明成祖對其重視程度。[5]他父親朱高熾為健康不佳所苦,而朱瞻基則長得健壯,生氣勃勃。他除了與其祖父關係密切外,還深深地敬慕他父親,常常保護他父親使其免遭兩個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打擊。這一切引起了其他幾個叔父的警覺。[6]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去世於榆木川。八月,明成祖遺詔到達北京,皇太孫朱瞻基親自到開平迎喪。[7]朱高熾登基不久,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立朱瞻基為皇太子。[8]在以後幾個月,朱瞻基的大部分時間在北京度過。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因為南京屢次發生地震,而且父親明仁宗也想還都南京,所以朱瞻基到南京去幫助完成遷都的準備工作,並拜謁明孝陵。[9][10]朱高熾在五月二十八日患病時,朱瞻基被召回北京,但當他抵達時,明仁宗已死去。[11]六月,朱瞻基自南京回北京到達良鄉,接受明仁宗遺詔,入宮發喪。[12]即位平亂主詞條:明平漢王高煦之亂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正式登基。他放棄了他父親把朝廷遷回南京的計劃,仍留北京為帝都,這多半是因為他成長在此地,因而與朱棣一樣深切地關心北方的邊境。[6]當時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準備在半路截殺太子,然後自立為帝。朱瞻基安全抵達京城。回到北京之後,他一方面妥善處理了明仁宗的後事,一方面加緊北京城的戒備,防止有人伺機作亂,然後從容登基,改次年為宣德元年。[6]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漢王朱高煦謀反。其派一名官員抵達北京,約英國公張輔為內應,張輔當夜逮捕官員上報朝廷。此後又約山東都指揮靳榮等以濟南為應。事發,陰謀為朝廷所知。[13]起初,朱瞻基沒有派兵征討,而是修書一封派人送給朱高煦,規勸他罷兵。[4][14]面對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亂,朱瞻基決定親征,立即召張輔下諭親征。朱瞻基親征的訊息極大地鼓舞了六軍將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來,動盪的局勢有所緩和。之後敕遣指揮黃謙,同總兵、平江伯陳瑄防守淮安,防止漢王朱高煦南逃。有人說朱高煦曾經請居南京,這次他會率兵攻取南京。[13]朱瞻基則另有一番見解:濟南城池堅固,朱高煦不會冒險攻打;叛軍的家屬都在樂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會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樂安。正如朱瞻基所料,朱高煦知道新君親征,竟然沒有了主意,在樂安束手待斃。